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017年中国移动业绩报告中,首次将通信服务收入按照业务属性分类为“管道类” 收入和“非管道类”收入,这种分类的明确在后4G时代意味着什么?

管道类收入,按客户属性分类为个人移动市场收入、家庭市场收入、政企市场收入 ;“非管道类”收入为新业务市场收入,以此构成“四轮驱动”。

中国移动在大连接战略中,希望四轮驱动的每个轮子转得够快更好。而四轮驱动中,业务侧重点会根据各阶段中国移动的市场能力和新增市场的发展潜力而不同,但谋求整体的齐头并进。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017年业绩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整体业绩

1.从通信服务增量收入结构看,2017年家庭市场和政企市场收入贡献加大(注意上表同比变化一栏)。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从历年数据业务收入占比变化看,2017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年度首次超过一半。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通信服务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在2015年,中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首次超过语音业务。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因此,无线上网流量单价的调整将主要影响中国移动的长远发展,符合合理趋势的薄利多销,才能通过自身可持续发展助推数字经济的发展。

3.2017年,中国移动全年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 7,405 亿元,较上年上升 4.5%。之前的2015年、2016年分别上升2.6%、6%。

通信服务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达到 7.2%,为近 6 年新高。前几年增幅见下图: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通信服务收入增幅

4.2017年,总连接规模达到 12.29 亿,其中,移动连接 8.87 亿,有线宽带连接 1.13 亿,物联网智能连接 2.29 亿。

2018年,总连接规模突破 14 亿,2020年总连接规模超过17.5亿。

5.2015、2016、2017这三年:

2015年净利润为1085亿元,减少0.6%;

2016年净利润为1087亿元,增长0.2%;

2017年净利润1,143 亿元,增长 5.1%;

净利润率分别为16.2%、15.3%、15.4%;

EBITDA率分别为:35.9%、36.2%、36.5%。

下面从4G、M-IoT、家宽、政企、新业务和5G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2017年、2018年的各项指标:

二、网络建设:

1.2014年~2017年,4G基站数分别达到72万、110万、151万、187万个;

原本,2017年计划4G基站新增26万个至177万个,但实质增长至187万个

,覆盖全国99%人口。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4G网络投资虽然逐年下滑,但依然是中国移动2018年的重点之一。

2018年4G网络投资计划投资585亿元。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014年~2017年,4G网络投资分别为806亿、791亿、2016年预计757亿,实质投入830亿;2017年预计是742亿元,实质为657亿元。

3.2017年,传输能力不断加强,骨干网带宽增长52%,自建海外POP点新增73个;

内容分发网络(CDN)覆盖全国340个城市;

4.在营运支出中,2016年、2017年铁塔服务费用分别为281亿元、369亿元;

2017年新增租赁16万座铁塔,进一步完善网络覆盖;

根据新的定价方案测算,2018年铁塔服务费预计约400亿元;

2018年严控新增租赁铁塔规模,预计新增租赁约8万座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5.2017年,IT系统云化比例提升,支撑能力增强;

三、后4G时代:

1.2017年,4G 客户计划净增1亿户,实质净增 1.14 亿户,总数达到 6.50 亿;

2018年,4G客户净增5,000万户;

目前,VoLTE用户在4G的占比为30.9%,VoLTE 客户总数达 2 亿;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在2015年~2017年三年中:

4G 渗透率分别达到38%、63%、 73%;

DOU分别为339MB、697MB和1399MB;

其中,4G DOU分别为748MB、1GB、1.76GB;

移动ARPU值分别为56.3元、57.5元、57.7元,稳中有升

其中,4G ARPU分别为85元、74.4元、66.4元。

3.手机上网流量单价是否仍然存在弹性空间?

从2015~2017这三年看,中国移动手机上网资费分别下降了43%、36%、43%;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手机上网流量增加127.7%,收入增加了44.9%;2017年,手机上网流量增加了121.3%,但手机上网流量收入仅增加27%。

2017年,中国移动手机上网流量与收入的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

仅从数据看,用户对于流量资费下降所带来的获得感趋向钝化,手机上网流量成本下降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内不宜过度透支长期发展;

2018年7月,流量漫游费的取消,移动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将致使2018年移动ARPU值呈现下滑趋势。

4.中国移动需要转变经营模式,迎接"变革期"。

在变革期中,流量+内容这一模式的过渡与发展,是否存在足够的时间窗口期?不过好在,这三年中国移动用户月离网率逐步下降,2017年降至2.06%。

不仅仅需要流量+内容,取消漫游资费是否真的有利于流量使用的激发?这个问题只能等待2019年的今天才能知晓。

5.终端补贴:2016年为101亿元,同比下降9%;2017年为97亿元;

四、M-IoT

1.中国移动NB-IoT开通346个城市,实现端到端规模商用;2018年,NB-IoT连续覆盖扩至全国县市城区。因此,NB-IoT的全国连续覆盖将为未来mMTC商用储备网络资源,但不仅仅于此。

2.2017年,物联网智能连接 2.29 亿,2018年,物联网智能连接数净增1.2亿,与2017年净增持平。

3.虽然,物联网ARPU 为3元左右,是“比较低”的ARPU,但这一数据难以衡量物联网的潜在价值。

物联网连接数量的增长除带动短信、流量增长,同时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提升各行业应用的价值;

五、5G(2018~2020年)

1.保持5G的领先优势,对于中国移动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2017年,中国移动牵头完成5G网络架构标准制定,相关5G专利达500多项,成为ITU、3GPP中负责5G项目最多的公司之一;

2.中国移动重视5G投入和产出,重视商业模式的成熟问题。

2019年下半年,5G标准走向成熟,希望2019年5G试商用,2020年正式推出5G服务,力争实现5G商用规模和下一代网络转型均走在全球运营商前列,同时推进国内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3.2018年,开展5G规模试验与应用示范。

2018年,在17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验,其中,5个城市网络侧试验,12个城市进行5G应用试验;

4.在2018年的1661亿资本开支中,包含5G网络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的投入;

5.中国移动重点关注5G在终端、芯片和应用模式,正在加大投入研究,即将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此前,5G联合创新中心建设了12个5G开放实验室,120多家企业参与,包括60多家纵向垂直行业的企业,聚焦基础通信、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端机器人、虚拟/增强现实等领域。

6.由于中国移动在每平方公里的光纤节点达到了9个,能够快速的进入家庭和企业市场,没有必要用5G非标版本做固定宽带接入,同时,中国移动5G将应用在个人市场和垂直行业的发展;

7.5G网络向高速率、智能化演进,促进用户形成新消费模式。中国移动以5G为契机,加快推进以NFV/SDN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转型;

8.我国在5G Sub6GHz方面划分了3.5和4.9GHz两段频率,其中,3.5G产业链是最成熟的。

中国移动正在与监管部门沟通,力争获得有利于中国移动当前和长远发展的5G频率。

六、固网、宽带及家庭市场

1. 2015~2017年,

有线宽带用户数:5503万户、7762万户、1.13亿户;

有线宽带收入:183.39亿元、256.18亿元、397.31亿元;

有线宽带收入在通信服务收入的占比:3.1%、4.1%、5.9%;

有线宽带ARPU:31.9元、32.1元、35.1元;

2.2015~2017年,有线宽带投资分别为:112亿元(家宽+集客专线)、225亿元、184亿元(家宽接入),2018年预计家宽投入74亿元,比2017年缩减了60%的投入。(由于涉及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及成文时间问题,看官们可翻阅中移财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3.家庭市场是四轮驱动的重要增长极。2017年全年净增家庭宽带客户 3,495 万,占新增市场的 75.6%,客户总数突破 1.09 亿。

4.2017年,家庭市场收入352.11亿元,增长56.6%,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为5.3%;2018年,提升家庭宽带综 ARPU,提高家庭数字化服务收入。

5.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构建家庭生态,详见139计划;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6.2016/2017年:

家庭宽带用户分别为:7446万户、1.094亿户;

市场份额:30%、37%;

家宽综合ARPU:28.3元、33.3元,2017年较上年增长 17.5%;

家庭市场收入:225亿元、352亿元,增长56.6%;

8.2018年,家庭宽带客户净增2,100万户,大力拓展低渗透率区域

9.2017年,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超98%;2018年建设“百兆能力、千兆引领”全光宽带网络;

10.从网络开支及增长目标看,可以判断,中国移动并不打算在固网宽带市场成为龙头企业,提升家宽品质更重要。

七、政企

1.2017年,政企市场收入676.28亿元,同比增长32.1%,在通信服务收入占比10.1%。

其中,集团无线上网流量收入160.43亿元,增长63.2%;集团语音短彩信277.87亿元,专线、IDC收入196.14亿元。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2.2017年,政企客户总数达到 602 万,集团通信及信息化收入市场份额超 36%,年收入超亿元的行业应用达到 9 项,客户规模和收入份额实现双提升。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3.2017年,政企市场聚焦工业、农业、教育、政务、金融、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加大重点业务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力度,不断完善产品研发体系,扩大产品规模。

4.2018年,增强ICT集成和政企产品能力,提升政企市场的收入贡献度;推进智慧政企工 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布局垂直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5.2018年,预计集团通信及信息化收入份额达40%。

八、新业务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1.在咪咕业务中,和视频的收入增幅达到 67.2%,和阅读收入增长10.3%。

2.手机支付业务「和包」交易额超过 2.1 万亿元。和教育年收入超40亿元。

3.家庭数字化产品魔百和客户2016年超过2280万户、2017年增长3445万户,总数达到5,725 万户,收入增长179.3%;

九、社会责任

1.2016年应急保障4476次,投入保障人员20.1万人次;创新应用无人机高空基站支持应急救援;

2.2017年累计完成3.5万个行政村的宽带覆盖;

3.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通信服务需求,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现已覆盖664万 贫困群众;

4.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下降40%;

5.累计培训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 10.4万 余人,累计免费救治4498 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中国移动2018年5G、M-IoT、家宽、政企和新业务规划面面观

十、comobs相关观点:

  1. 非管道类业务属性收入的提出与明确,尽管看上去是新瓶装旧酒,但表明中国移动探索流量+内容、流量+服务,面向数字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洞察;

  2. 报告指出,互联网巨头向基础设施层面渗透,对运营商网络替代威胁加剧。显然,电信运营商不能仅定位于管道,中国移动2018年研究旗下子公司引进混改机制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寻找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协同互补;

  3. 中国移动希望2018年EBITDA和净利润超过2017年,由于市场格局的竞争加剧,中国移动面临政策不确定因素也将随之增多;

  4. 从全行业发展角度看,2017年中国移动4G DOU 1.76GB还是偏低,3GB才是现阶段4G用户DOU的正常水准,说明用户手机上网的行为仍然存在激发的空间,有赖于通过数字视频、数字音乐驱动发展,同时,定向流量、免流业务需要满足用户社交的刚性需求。

  5. 三年来,中国移动自由现金流分别为:395.12亿元、664.1亿元、679.81亿元,2017年现金及银行存款达4072亿元,应对2019年开启的5G组网,以及拉动5G终端产业发展,当前资金储备并不算充裕;

  6. 2017年,2G资产减值104.5亿元,这一信息的披露究竟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