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含糊,背後藏著開發商的祕密

在國內買房,永遠繞不開一個詞:公攤。這是中國獨有的發明,世界上其他國家,購房面積都是按照套內面積進行計算,房產證寫多少,實際面積就有多少。

公攤面積含糊,背後藏著開發商的秘密

國內就不一樣了,按照平均30%的公攤係數,房產證上寫100平方米,而到手使用面積連70平都不到。更有誇張的開發商把公攤比例提高到50%以上,曾經有購房者買了100平的房子,到手只有48平,欲哭無淚。

關於公攤,買房前一定要搞清楚幾個專業術語,免得被忽悠:

使用面積(地毯面積)=各個房間的面積總和

套內面積(實用面積)=使用面積+牆體厚度+陽臺

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

這三者的關係是:使用面積

所謂的公攤,就是整個大樓的公共區域加起來,分攤到每戶頭上,分別有多少面積。國內每個地區對於公攤具體怎麼算,規定都是不一樣的。

公攤的由來:香港樓花

搞出複雜的公攤制度,還要感謝精明的香港地產商。

最早的時候,香港的樓房都是整棟出售的,買得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

開發商覺得靠長線收房租資金回籠速度太慢,於是開始想辦法。先是把一棟樓分層賣,這樣一棟5層的樓就可以分開賣給5個人了,嘗試之後,發現這樣的方式很有效,幾天就賣完了一棟樓。

這樣之後,開發商還是覺得慢。

當時霍氏集團拿下了油麻地四方街的地,打算建100多棟公寓。為了減少資金壓力,加速資金週轉,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動工前就向大眾賣期房,並且支持分期付款,隨便付上10%~30%的首付,就可以預定一套公寓,連夜向市民發放“售樓說明書”,也就是現在的戶型圖。

結果,這種當時開創性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00多戶公寓很快售完。自此,這種賣期房加分期付款的方式,就被香港人稱為“賣樓花”。

由於每層每戶的面積不同,按照均分的方式行不通,電梯的維護、修改屋契容易產生糾紛。後來,他們一合計,就按照“公共契約”的形式,大樓內的人按土地面積分配,不同的戶數佔不同的比例,共同分擔了整棟樓的產權。這就是最開始的公攤。

公攤背後開發商的貓膩

國內房地產改革,包括70年產權,都是從香港學的,大陸的開發商又不遺餘力的將公攤發揚光大,變著法的搞貓膩多賺錢,整理了幾種常見的方式:

1、“發水”

由於每塊地的建築面積都有上限,不少開發商就鑽空子,增加停車場和會所的面積,然後全部計算到公攤裡。還額外增加飄窗、陽臺的面積,這些不會被計入到開發商建築限額裡,但是會被計入購房者的使用面積,大家在買房的時候還要花錢買陽臺。有些誇張的樓盤,飄窗面積建的比房間面積還大。

這就是在建築面積中“發水”的手段。

2、精裝修

現在按精裝修出售的房子越來越多,先不說他們裝修的質量堪憂,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裝修費就很坑,平均三五千一平的裝修費,只裝修的是用戶的使用面積,卻要按照建築面積收費,多收的幾十平裝修費到哪兒去了?這都是憑空增加了購房者的負擔而已。

3、矇混公攤指數

在國內,公攤的計算並沒有標準,也比較複雜,一些開發商就利用購房者對公攤的不瞭解,利用信息不對稱不斷提高公攤指數,有些甚至提升到了50%,嚴重侵害了購房者的利益。明明房產證上是豪宅的面積,到手就成了經濟適用房的面積。

而且,物業費、取暖費都是按照建築面積收的,購房者要無緣無故多負擔很多費用。

實際上,很多人也沒有那個精力去仔細丈量房屋的使用面積,是不是跟買房時承諾的一樣,無疑也給了開放商可乘之機。

何時能與國際接軌?

其他國家,基本都是按照使用面積來計算的,就連公攤的發源地香港,也在2013年廢除了公攤和建築面積的概念,與國際接軌,完全按照使用面積來計算。

而目前國內只有重慶規定以套內使用面積為計價依據,不過現在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部分區和鄉鎮已經開始恢復建築面積計價。照這樣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國際接軌?

其實,廢除公攤制度會導致房子每平米的單價上升,如果按照使用面積計算,地產商一定會提高30%左右的單價來使房子總價平衡,對購房者而言,房子的總價沒有改變,但是裝修費、物業費、取暖費等,都可以減輕負擔。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將來開徵房產稅,按照現在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計算,業主們豈不是虧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