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三國時期,名將如同過江之鯽,可是到了三國末年,這些將領逐漸凋零。而吳國本來也有很多將領,到了末年的時候,良將很稀少。不過有一員名將,他是大都督陸遜的兒子,掌握著東吳的征伐大權。這個人就是陸抗。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陸抗的父親陸遜也是東吳著名的將領,但是孫權跟陸遜卻是有嫌隙的。等到陸遜去世後,陸抗葬父,而孫權卻把以前楊竺告發陸遜的20條罪狀都拿出來一一跟陸抗對峙。對自己父親的清白,陸抗當時清楚,他逐條辯駁,讓孫權最後都啞口無言。

當時的陸抗只有二十歲,任建武校尉,但是他如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青年將領。赤烏九年,也就是公元246年,陸抗被孫權任命為立節中郎將,與諸葛恪相互交換防區。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諸葛恪到了陸抗的防區,才發現他的駐地幾乎是完好無損的,但是諸葛恪自己的卻有所毀壞,因為感覺十分慚愧。這說明陸抗是一個盡忠職守且非常有能力的青年將領。可惜早年的時候,他因為父親的緣故被捲入到“兩宮之亂”,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

孫權其實心裡也明白陸抗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將領。公元251年,陸抗回到都城治病的時候,孫權召見了他,流著淚對他說:“我過去聽信讒言,所以對你父親有所冤枉誤解,也虧待了你。我之前問責的材料,全都一把火燒乾淨,不要再留下讓人見到了。”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那時候的孫權已經是晚年,到了這個時候對自己以前做的事進行懺悔,陸抗可能會百感交集。果不其然,第二年,孫權就去世了。而且因為孫權去世後,諸葛恪被殺,陸抗作為他的姻親也受到了牽連,與諸葛恪的外甥女離婚了。

此後,陸抗迎來了自己終於能夠被重用的時候。公元257年,原本是魏國將領的諸葛誕背叛魏國,投降東吳。於是吳國的君主孫亮就任命陸抗為柴桑都,然後讓他前往壽春支援。英雄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陸抗此去一舉擊敗了牙門將軍,然後升遷為徵北將軍。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後來更是被拜為鎮軍將軍,負責鎮守西陵。可惜東吳後來皇室鬥爭非常激烈,不久東吳的君主就換了人。而陸抗終於能夠被重用,有施展自己才華機會的時候,卻偏偏遇到了孫皓這個亡國之君。

孫皓起初即位的時候,還是有作為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變得殘暴起來,而且沉溺於酒色不理朝政。陸抗雖然遠在西陵,但是聽說聽說了朝政混亂,於是一再上書孫皓,希望能夠糾正君主的過錯,但是孫皓絲毫沒有在意,只顧著自己玩樂。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除此之外,陸抗還與西晉的羊祜交好。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因為兩人畢竟是敵對國家的將領,但是實際上,正因為兩人都是優秀的將領,所以才能夠較好。羊祜對吳軍採取的是懷柔政策,每次交戰,竟然都先跟他們商議好交戰的時間,從來不搞突然襲擊。

而且有時候羊祜的部隊缺少糧食,會進入到吳國的境內收割他們的糧食,但是每次羊祜都會將那些糧食摺合成絹來償還。而且一旦兩方軍隊都打獵的話,如果是吳國人先傷到野獸,但是卻被晉人得到,羊祜都會讓人把這些獵物送還回去。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這樣一來二去,吳國和晉國的軍隊居然開始和睦相處。而陸抗和羊祜的交情也非常好,陸抗生病了,羊祜還會派人送要給他。陸抗也非常相信羊祜的人品,對於他送來的藥沒有絲毫懷疑。但是兩人的交好被孫皓知道了,孫皓甚至下令斥責他。

陸抗反而說:“一邑一鄉,不可以吳心怡,況大國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於祜無傷也。”這一番話讓孫皓也無言以對。但是儘管陸抗盡忠職守,還是無法挽回東吳滅亡的趨勢,孫皓的作為使得朝政混亂百姓民不聊生。

三國末年一名將,被孫權虧待,他死後東吳無良將被晉國所滅

陸抗縱然有心改變,卻無力迴天。後來陸抗病重去世,而東吳再沒有能夠抵抗西晉的良將了。最後孫皓投降,下“罪己詔”,東吳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