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我家那小子》有一期節目,武藝和陳翔兩個好友相約去銀川遊玩,早上用餐時,武藝驚訝的問陳翔:唉,我們早上就吃這個肉夾饃啊?沒有主食啊?陳翔愣了幾秒鐘說:這就是主食啊!我們知道寧夏銀川雖自古被稱為“塞上江南”,盛產優質大米,但同時也產小麥,因此,銀川人的飲食一半是米麵各半的狀態,或者面多一點。很多南方人都是以大米為主食,偶爾也會吃麵條,但到北方沒有大米也沒有面條,會很不習慣。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武藝雖祖籍陝西,但一直在湖南長沙長大,是地道的南方胃,因此他比較奇怪為什麼沒有米飯或者麵條,而是肉夾饃代替。而陳翔是甘肅人,是地道的北方人,他本就習慣北方的飲食,肉夾饃是常見的北方面食,自然不會奇怪,讓武藝這麼一問,他倒是不知如何回答了,因從小就吃肉夾饃,沒覺得有何不妥。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武藝解釋說:“在我看來主食只有面和飯”。由此可看出,這個孩子真心比較宅,不出門不知道天地之廣,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真的是千姿萬態,各地民風民俗,飲食習慣都不盡相同,如果他經常出差或者出來遊玩,就知道各地的飲食區別了,看來這次出來,對武藝的見識也是大有好處的。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主持人調侃說:因為是南方人,在武藝眼裡,主食只有方便麵和米飯。因為上幾期中,武藝都是在家裡吃方便麵和叫外賣來吃的,他的飲食中就只有面和飯。媽媽也很無語,他總是喜歡在床上支一小桌吃飯,不但這種習慣不好,這種飲食也對身體不好,因長期飲食習慣不好,武藝在體檢時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我們知道,最正宗的肉夾饃就是陝西肉夾饃,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傳統特色食物之一。2016年1月,肉夾饃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雖製作簡單,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由樊鳳祥父子倆創於1925年,已有70年曆。以陝西地區的“臘汁肉夾饃”(豬肉)和寧夏地區的“羊肉肉夾饃”為主。陳翔和武藝他們在寧夏銀川吃的肉夾饃應該是羊肉饃,看著陳翔吃,武藝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肉夾饃也可以在家裡做,只是要分成兩部分分別製作,一部分是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饃。首先買一包燉肉包材料,就是北方人用來燉肉的,一般超市都有得買,省的自己再配各種料了。五花肉適量,肥瘦可自己選擇,不吃肥的可選稍微瘦一些,然後焯水後放入鍋中,加水,鹽,老抽,生抽燉爛備用就可。用時剁碎加入香菜或者青椒等,也可自己隨意添加。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然後是饃,在盆中加入麵粉,酵母,糖,油,揉圓發酵至兩倍大,排氣分成等分的小麵糰,餅鐺不放油烙,烙至兩面金黃即可。刀切開就可以把肉夾進去,為了防止肉乾,可加入一勺肉湯,香噴噴的肉夾饃就做好了。

汗顏!《我家那小子》武藝竟不知道這是主食?

從武藝不識肉夾饃可以是主食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年輕的時候就應該要多經歷,多看多聽,增加自身的見聞,豐富自己的閱歷,才不枉年輕一回,武藝自己也認識到了,就應該要走出來才對,不管是人和事,事和物,經歷過後就會變成自己生命中珍貴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