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區塊鏈屬於新生事物,跟人解釋起來相當費力。給思想老道的人解釋,你會被習慣性的誤以為“傳銷”,當然區塊鏈佈道者們並不介意,畢竟普及區塊鏈知識非一朝一夕之功。

儘管遭遇失敗和誤解,但區塊鏈領域的人依舊百折不撓,區塊鏈的美好未來指日可待。

但在區塊鏈技術創新的同時,佈道的方式是否也應該創新。

最近兩個月因為工作關係參加了幾個區塊鏈的沙龍活動,其實形式都差不多。一開始覺得很新奇,但到後來難免覺得無聊。

從我參加的這些沙龍活動來看,活動的流程形式大概就是:

1.音樂暖場,主持人上臺致辭歡迎來賓、介紹大佬,介紹活動程序環節;

2.活動開始,大佬挨個講自己對區塊鏈的認知、區塊鏈未來發展、投資技巧、創業經歷;

3.然後是大佬提問環節,但問題不會過多,因為有些人不懂區塊鏈,提不出合適的問題;

4.最後活動結束,大家一起合影,然後加群!

雖然只經歷過幾場區塊鏈活動,但出彩的沙龍活動並不多,保持中規中矩的水平。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經歷過讓我感到特別吐血的沙龍活動。

某天早上剛到公司,被同事猛然告知要去某個酒店參加沙龍活動。電腦剛打開之後馬上關掉,立即驅車前往。

在去的過程中我還在疑惑,為什麼早上開始沙龍活動?同事答非所問:沙龍活動時間是早上10點到下午6點!

頓時,一萬頭草泥馬堵在了我心口,曠工的衝動異常強烈。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究竟是什麼樣的沙龍有必要從早10點做到晚6點?

到舉辦沙龍的酒店後,時間大約9點40分,活動並沒有開始,但會場內等待的人也不是很多。簽到之後進入內場宴會廳,宴會廳空間很大,粗略數了下,大安排了800-1000個座位。

可你們知道最後參加沙龍的人數大概是多少嗎?我也粗略地數了下,不足200人,這200人的量可能還是我高估的,其中還包含嘉賓和少量工作人員。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當然人數和座位的差距,在我看來是主辦方宣傳渠道不足。也可以說是在本地,幣圈和鏈圈的人太少的緣故。

但更可怕的還在後面,中午的飯點時間,主辦方和酒店居然沒有協調好,搞得我們等了很久。最後和同事離開酒店到附近吃飯,好在酒店在CBD附近,不遠還有景區,午飯問題很好解決。

可能是沙龍活動太過無聊,吃過飯後我們並未馬上回到酒店,而是去到景區轉悠,買了個指尖陀螺,這大概是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穫。

回到酒店後已經三點,活動進入到嘉賓提問環節,重點是人數比上午更少了,參與者坐姿也比上午更加橫七豎八。我以為嘉賓提問結束後,活動也會跟著結束,但我實在太天真了。後面還有幾個大佬要講,PPT上的文字一個比一個多,而且有些大佬的演講功底真的薄弱。

活動之中,陸續有人離場,而我和同事們也無聊的打起了瞌睡,嘉賓演講的過程中還有PPT文件打不開,投影控制筆故障的種種問題。

最後沒到6點,也沒等晚宴,我和同事們提前離場,因為這個沙龍真的是我們參加過的沙龍里面最無聊的,而且它還是收費的(還好不是我出錢)。而我們參加過的其他比較好的沙龍活動,還恰好是免費的。

同事問我對這次沙龍活動的看法?還能有什麼看法?大多人都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聽大佬講區塊鏈猶如聽天書,可問題在於你讓別人從早上10點聽天書到下午6點?這種沙龍活動的策劃提案是怎麼通過的?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可能你會說沙龍活動也是認識大佬,交換資源的契機。

對此我不敢苟同:

第一:一般這些沙龍活動的嘉賓不會是什麼真正的大佬,頂多算是區塊鏈行業的佈道者和創業者,真大佬如徐小平、李笑來、趙東等估計是不屑於參加這樣的沙龍的。

第二:關於交換資源,說真的,那些嘉賓的項目到底好不好,發的幣到底是不是空氣幣,誰都不知道。其次有些人區塊鏈是什麼尚且沒搞明白,有什麼資源能去跟那些嘉賓交換。你要去認識大佬,關鍵是大佬不一定有興趣認識你啊,你要讓大佬樂於認識你並與你合作,前提是你跟他地位層次均等。

幣圈沙龍活動真的該歇一歇了,幣圈沙龍活動流水記實

當然不是所有沙龍活動都做得很差,不知道是不是沙龍活動參加得太多,導致我對沙龍活動已經慢慢無感。但佈道者的艱辛和汗水依然值得肯定,但除此以外是否應該在活動的形式上下點功夫,是不是應該對活動的參與者更加負責。而不是每次都在沙龍的時候推薦自家的項目,然後把大家拉近群,然後再以空頭糖果的名義裂變吸粉。


區塊鏈需要創新,商業模式需要重塑,但要重塑的還有我們的商業運作。

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想錯過區塊鏈這班車,也不在乎參加沙龍那點錢,也不介意多加幾個群。但花了錢參加了一個不怎麼樣的沙龍,時間被浪費之後卻僅僅只是滿足了一下知識焦慮感,那這樣的沙龍或許不參加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