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老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

學前教育老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

寶寶上幼兒園後,家長會擔心孩子不能得到全面照顧,殊不知,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也是非常不易的。幼兒園老師盡心盡力工作,每天帶那麼多孩子,非常辛苦,有的家長卻不能理解老師的工作。

學前教育老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

社會和家長的認識誤區

1、認為成為幼兒教師的門檻低,中專學歷,有些甚至是蘭州鐵路技校非幼教專業的都可以成為幼兒教師。

這種現象在一些無證幼兒園或者不發達城市的確存在,但不可概論。目前發達城市的幼兒教師90%都取得大專或以上學歷,幼兒園還會定期開展系統培訓,每年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到發達城市觀摩學習。

2、認為幼兒園老師缺乏技術含量。

很多家長會說“那麼點大的孩子能學什麼呀!老師還不是在幼兒園教教寶寶做遊戲,哄好孩子吃飯睡覺就行了。”這是因為一些家長對早期教育認識不夠,忽視了早期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

幼師的專業技能

幼兒教師可以當警察:因為整天在班裡破案;

幼兒教師可以當主持人:因為整天為公開課想遊戲和花招;

幼兒教師可以當演員:因為一會態度和藹一會激情澎湃,還因為工作需要,經常扮演各種角色;

幼兒教師可以當清潔工、搬運工、修理工、裝修工、鉗工、設計師

幼兒教師可以當保姆:因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由教師掌管;

幼兒教師可以搞工藝美術:因為整天寫黑板、佈置教室;

幼兒教師可以當作家:因為整天寫計劃總結和論文

這是一個幼師的自嘲博客。讀完這個博客,很多人會一笑而過,但是卻道出了多少幼教工作者的辛勞。

幼兒園老師扮演的是一個多面手,不僅要管理好小朋友的生活,還要教小朋友各種知識,還要會表演各種節目。幼兒園正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和培養不容小覷,由此可見幼教的技術含量更是具有挑戰性。

家長的誤解

老師有時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長看到了以為是老師懶、不負責任。

有一次一位家長去幼兒園接寶寶,正好寶寶剛剛起床,自己在摸索著穿衣服,而老師則在一旁看著。寶寶的一隻袖子沒有伸好,媽媽看到老師竟然在一旁看著無動於衷,也不去給寶寶幫忙。

平時在家裡都是媽媽幫寶寶穿衣服的,看到這裡媽媽忍不住了,衝到了教室,責怪老師說:“老師你怎麼看著孩子自己穿衣服,穿不進去都不幫她一下呢?就在一邊袖手旁觀,要是孩子衣服穿慢了著涼怎麼辦?”老師說:“孩子總要學會自己穿衣服,我想讓她鍛鍊一下自己穿衣服,總是在大人的幫助下她永遠也學不會自己穿衣服。再說教室裡開了空調,孩子不會著涼的。”

這位媽媽依然非常氣憤,責怪老師偷懶,沒有照顧好孩子。還要去找領導反映,說老師偷懶不負責,沒有好好照顧孩子。最後在幼兒園領導的解釋和調解下才平息了這位媽媽的怒氣。

這位媽媽的情況在幼兒園並不少見,孩子的鼻涕流出來了,老師為了讓孩子養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要求孩子自己拿紙自己擦,被孩子的奶奶看到了認為老師不關心孩子而當面責怪老師;孩子剛剛入園哭鬧不停,不願離開家長的懷抱,老師好意抱過來,家長卻認為老師嚇著孩子了……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就像保姆,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家長們要知道,幼兒園的老師不是保姆,幼兒園除了要照看好孩子,還要引導孩子學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能力。由此可見幼師的專業技能的重要性。

孩子的安全最讓老師操心,只要一上班,每位老師的神經都崩的緊緊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所以幼兒園的老師們真的很辛苦,還希望家長也能多體諒老師的工作,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只有和家長園長配合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