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新華鎮河長履職護碧水

為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河道渠系管理保護,提升轄區河道生態環境質量 ,臨澤縣新華鎮多措並舉,落實管護職責,推動河長制工作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努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河道生態新格局。

加強河渠巡查工作,守河有責

“走,去巡河”,河長張玉玲帶領村幹部開始了本月的第二次巡河工作,他們邊巡查邊將發現問題詳細記錄在巡河記錄簿上,這樣的巡河場景正是新華鎮落實河長制的真實寫照。

該鎮將河渠常態化巡查作為進一步落實河道保護管理責任突破口,嚴格按照上級“鎮級河長每月巡河一次,村級河長每月巡河兩次”的巡查要求,採取不定期巡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形式對轄區內的河道(山洪溝道)、渠系、水庫、溼地進行常態化巡查,重點巡查河道是否存在傾倒垃圾、亂採亂挖、亂搭亂建、亂砍亂伐、亂開亂墾及破壞管理設施等行為,兩岸河堤栽植的樹木是否存在枯死、灌水是否及時等問題。目前,鎮村級河長共巡河176次,鎮級河長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河渠管護問題5次。

狠抓工作責任落實,護河擔責

“向前村對小東溝河旁邊的垃圾已清理完畢”在新華鎮微政群和河長制工作微信群裡上傳著河邊整改完的圖片並配著文字,類似的工作動態一條接一條,各村採取微信曬工作法,紛紛將河道衛生整治和督查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以圖片的形式發送到微信群裡,及時彙報工作進展。

該鎮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細化河長制工作職責,狠抓問題整改落實,鎮級河長髮現問題現場交辦,河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以書面問題交辦單的形式移交問題,明確整改時限,並建立巡查臺賬和問題整改臺賬,全程跟蹤督促整改;問題整改完成後以圖片形式向鎮河長制辦公室上報整改情況,切實提高整改質量、鞏固整改成效,全鎮河長做到了守河擔責,進而實現了“河長制”工作的長效化、常態化。目前,全鎮發動群眾200多人(次),清理河渠兩岸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溝渠淤積垃圾10餘噸。

義務監督員監督到位,巡河盡責

“既然被聘為監督員,我認為上崗後,就應該投身於治水護河一線,帶頭開展清河行動,積極爭當治水護河的參與者、監督者、宣傳者.....”當被問到義務監督員工作落實情況的時候,亢寨村監督員李富貴自豪的說。

為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到實處,保障境內河流清潔環保,該鎮聘請11名群眾代表參與“河長制”工作,擔任義務監督員,並頒發聘書,開啟了“河長+義務監督員”工作模式;嚴格按照“建立管護機構、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經費、統一管護標準、嚴格管護考核”的原則,邀請義務監督員包河段渠系,在轄區河道開展常態化監管,對河長制實施情況和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同時,義務監督員積極投身於巡河及清河工作,通過他們的引導、示範、鼓勵和帶動,不僅提高了群眾的參與意識,對鎮全面推進河河長制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確保河渠水庫管護工作取得實效、環境得到改善。

堅持問題整改“回頭看”,治河問責

“今天我們巡查的重點就是看看前幾天巡查小東溝河發現的新華村二社西側、亢寨村五社東側及西街村漫水路附近的生活垃圾、樹枝清理乾淨了沒有......”鎮級河長帶領著相關村的村級河長邊巡河邊說。

該鎮提高政治站位,明確工作職責,抓緊源頭整治,堅持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回頭看”,對縣河長辦督查反饋的問題和鎮河長辦交辦的問題一一進行再次巡查,通過自查和督導檢查,查漏補缺增添措施,不斷鞏固整改成效。同時,對初次移交整改不及時、不徹底的情況,由鎮級河長約談村級河長,促使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履行河長職責;對於履行河長職責不力,整改情況“回頭看”無明顯進展的村,由鎮紀委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倒逼整改工作落到實處,保障河渠水庫生態環境持續健康穩定。(趙玉梅 崔吉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