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爲研發費用高?

《我不是藥神》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響,很多人為電影叫好的同事,也有不少人為“天價藥”辯解,從研究經費到研究週期,再到高收費刺激藥品公司研究的積極性等等,可謂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我們確實需要承認,靶向藥的研製耗時較長、投入很大,但小編認為,這並不是“天價”的最真實原因。藥,如果不能幫助病人擺脫疾病,那麼它的研究意義何在呢?4W一盒的格列寧,讓無數病患可望而不可及,其實比殺人的疾病少不了多少殘忍。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縱觀歷史,人類面臨過很多次絕症,風寒、黑死病、肺結核、非典,人類似乎就是如此多災多難。但當我們得知自己無藥可救時,很多人是可以坦然面對的,因為無論如何掙扎,活命的希望仍然是沒有的。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於是,有些人會列一紙清單,完成餘生該做的事;有的人會陪伴家人,走好最後一段人生路;也會有人不堪病痛的折磨,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無論何種選擇,我們都是在知道“必死”的境地下做出的,因為沒有希望,也有沒有希望破滅的痛苦。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但是靶向藥帶給了病人希望,同事又給他們無數的痛苦。如果它一千萬一個億一瓶,那麼很多人只不過是聽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如果它幾十幾百元一瓶,那麼患者自然也樂意去吃。然而幾萬元的定價,卻是明目張膽的盤剝了!它讓普通民眾買得起,卻又要承受巨大的代價。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原型人物陸勇,有服裝廠和一百多萬積蓄,可僅僅兩年就被天價藥拖累的舉步維艱。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老大娘說:藥吃了兩年,存款吃沒了,房子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如此定價,到底為何?還不是像用胡蘿蔔誘惑拉磨的驢一樣,讓驢一直竭力去追,壓榨它的每一滴精力,最終累死在磨盤旁嗎?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醫生懸壺濟世,作為藥品研發企業,懷抱的也應該是治病救人之心。但如此定價及所謂的“研發積極性”,不由得讓人想到他們研發藥品的初衷是什麼。救人?顯然不是,他們追求的,只不過是利潤,他們看到的,只不過是市場。百姓的生命,在他們看來,不過是金錢、是利潤。正如電影中徐崢所說“命,就是錢。”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小編並不譴責研發企業想要獲得利潤的舉動,但根據盜版藥的定價我們可以看到,藥效完全一致的情況下,低定價也是有利可圖的(不計算研發經費的基礎上)。小編個人覺得,如果維持低定價,自然就沒人會去買盜版藥。在世界範圍內如此巨大的市場環境下,經過漫長的時間,靠並不算多的利潤,研發投入自然也會慢慢被補上。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之所以定如此的價格,不過是為了更快的拿回成本罷了。一句話,研究投入並不是如此定價的原因,追逐利潤的心才是。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世上最殘忍的事,莫過於給人以希望,然後無情的利用這一希望來榨取金錢,最後弄得百姓家破人亡。看完電影,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門檻之後仍被斥責的絕望,《藥》中,沾滿人血的饅頭被老栓充滿希望地帶回家,可最終迎來失望的結局。如今醫院的高昂的收費,天價藥品的無恥定價,都彷彿那個饅頭,一滴滴地,滴下的都是人的鮮血。

《我不是藥神》4萬一盒的格列寧,真的只是因為研發費用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