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有人說在世界盃的賽場上身懷絕技的梅西被隊友“坑”了,阿根廷的球迷說被梅西“坑”了,賭球的人說被阿根廷廷“坑”,路人說和阿根廷沒關係,是被自己的貪心“坑”了,貪心說我是被錢坑了。。。。。。可見所謂的“坑”跟我們如影隨形,無孔不入。

每個人從出生就踏上通往"西天"的慢慢長路,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坑:小坑、大坑、簡單的、複雜的、自己挖的、別人設的,“取經”的過程就是填坑的過程,哪天真的填不動了,人生也就結束了。

人在食物鏈的頂端,要想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來,必須要有經驗的積累和求生能力的提升,這就是為什麼斑馬、羚羊、角馬等等草食動物生下來就能很快奔跑,而人基本在成年之後才能真正具備獨立的生存能力。

一般情況下綜合能力(包含智商、情商、認知、溝通等等)越高的人,填坑或者避開坑的能力就越強,挖的坑越來越少,獲取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越來越高。

綜合能力提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讀書,學習的同時再不斷實踐,最終知行合一,轉化為能力,以避免坑人或者坑己,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活到老,學到老。

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最近幾天一個朋友向我傾訴自己因為請15天陪產假被扣一千塊錢這種坑爹的事。

去年12月中,朋友老婆生孩子,因為岳母身體不好不便幫忙,又恰巧碰上母親在老家生重病,兩邊的兄弟姐妹雖然很多,都幫不上什麼忙。住院期間順產不成,只能剖腹產,在醫院的6天裡他一個人被累的腰都直不起來,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有感觸。

快出院前一天,他的直屬領導技術副總電話給他,雙方說明下情況,得知公司年底趕貨特別忙,也沒等領導明說,他主動提出出院後去上班,領導說好啊,然而行政主管月底統計考勤時告訴他:"陪產假默認是連休的,而你只休了6天,剩下沒休的職能放棄了。"

"為什麼?!"朋友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不客氣的問,"請假前問你,舉之前離職的同事沒休完陪產假支付工資或者調休情況怎麼解釋。"

"你和他不一樣,他來上班是公司要他來,你是主動來的,主動來只能視為自願放棄。"

經過一番爭執,正巧碰上技術副總,領導說可以和春節假期一起連休。

行政主管你這不是坑爹嗎?早幹啥去了?

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今年五月份剛發工資後的一天,會計告訴朋友:"請陪產績效工資,需要扣除1千塊,在六月份發工資時補釦。"

朋友吃驚的問:"扣錢的理由是什麼,勞動法不是規定不扣錢嗎?"

"因為在請假期間沒給公司創造價值。

"會計說。

朋友立即打電話給勞動局諮詢,經再三核實得到的回覆是請陪產假期間是不扣工資的。找會計再次溝通,聽完錄音之後會計說:"這是公司規定,不是針對你個人,而是公司的所有員工。"

最後雙方仍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只能等到六月份發工資後,看是隨便說說,還是真的執行。

發了六月份的工資後,果然少了1千塊,他跟會計確認《勞動合同》相關條款時,發現績效工資本是1千,錯誤的當成2千扣,也就是按照公司扣50%的說法,他被多扣了5百,會計淡然的說計算失誤,下個月補發。

你這不是坑嗎?如果沒反覆核實,扣款無法免除的話,豈不是又要多扣5百?

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他整理好勞動合同、諮詢錄音、當初交談內容的證明,證明最後備註:本證明一式兩份,各持一份,持證明可用於包括但不限於勞動仲裁所需證據,給會計確認無誤後,打算找老闆攤牌。

估計財務意識到事態嚴重,報告給技術副總,出差在外的副總讓總經理約他了解情況,簡單回顧事情經過後,對扣錢問題他提出三點不認可的依據:

1、 向勞動局電話諮詢的結果請假期間不扣工資,可以聽錄音;

2、 勞動合同具體條款中明確寫有員工依法享有陪產假,可以隨時查看;

3、 勞動合同條款細則、公告通知、包括請陪產假的前、中、後都沒有明確告知要扣陪產假工資,事情過了半年說扣就扣,無法接受。

並把當初行政主管的所作所為簡述一遍。

總經理對朋友在工作中的積極表現給予肯定,對公司的奉獻給予表揚,承認公司管理的欠缺,以及中層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待整改等等,最後說:勞動法不扣工資是不扣基本工資,績效考核工資是浮動工資,財務扣得是浮動工資,和勞動法不衝突,該扣的還是要扣的。

朋友最後默默的離開了總經理的辦公室。

險象環生的中年人,該要如何邁著凌波微步避開意外的坑


竊以為,“坑”只不過是通俗的說法,更多的被理解為失信,不靠譜,出爾反爾。

在這個誠信日益被認可、重視、尊重,甚至被奉為信用為王的時代,擁有良好信譽的令人受益匪淺,誠信守約被越來越多人們認可和接受;說話不算數,朝令夕改、言而無信的行為和做法無不令人厭惡和唾棄,特別是對人產生既成事實的損失或傷害,會更加的令人所不齒,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無心或能力問題,尚可原諒;有心而為不可饒恕。

在複雜的人性世界裡,睜開眼睛就是坑,所以要想避免,就要擦亮眼見,心裡時刻要牢記祖先告訴我們的:“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讓自己做個靠譜的人,最好的靠譜:"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請關注+轉發,多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