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其實寫商業計劃書,就像是在給投資人寫一封情書。因為寫商業計劃書的目的在於打動投資人,讓他們對你的項目產生興趣。就好比你要打動一個女孩子,給她寫情書,也要想辦法寫到她關注的點,才能引發她的興趣,進而選擇你。

那麼,如何才能寫出一封打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呢?

1、找到你項目裡最吸引投資人的那一個點,並且放在摘要裡重點描述。

你要明白你的項目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最閃亮的那一點在哪裡,並保證投資人在一分鐘之內看到它。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摘要裡重點表述。

如果你的團隊裡有幾個BAT的中層以上人員,互聯網圈小有名氣,你應該把團隊介紹放在前面。如果你的是一個硬件項目,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簡單的開場白後,單刀直入描述你的技術和實驗數據,則是更好的選擇。

2、團隊介紹,主角光環重要,但做事更重要。

簡歷介紹,國外名校留學過,寫出來,十年前這一招融資很管用。

沒有海歸光環,也不要灰心,如果你有相關行業的歷練,段位比較高,也會給你加分的。畢竟在BAT這些公司幹過高管的人,行業嗅覺和能力不一定比海歸差。他們的知識架構也更加具有實操性。

以上兩點現在的效果也有所降低,原因是現在的創業者越來越精明瞭,海外經歷隨口就編,海外野雞大學搞了一個畢業證就說自己是名校畢業的,在BAT幹過一年實習生小組長就在投資人面前說我是BAT管理層出來的。

這樣的事兒出過幾次後,投資人顯得更加審慎了。

他們不但要知道你在哪兒留過學,在什麼公司幹過,更加想知道你學的怎麼樣,幹出過什麼成績。

比如過去的能查到的工作業績能給你的能力加成。所以,如果有能體現你能力的工作履歷,一定要重點描述,比如曾經在阿里巴巴開發某個內部項目,半年做到用戶100萬,收入過千萬。

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技術性項目,團隊介紹方面,要著重描述自己的團隊的科研實力。核心期刊發表量,發明專利等等。

3、項目闡述,數據是支撐創意的支點

互聯網項目,要簡明扼要地介紹你的創新點和商業模式。你的項目是基於什麼問題(痛點)引伸出來的,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基於解決方案做出來的產品反饋如何?這是投資人審核項目的一個邏輯閉環。

落腳點是數據。數據是說服投資人最有力的武器,他們可能對你描述的技術表示懷疑,但數據可以讓他們閉嘴。精明的創業者會用精益創業的理念搞出一個1.0版本,通過訪問量、銷量快速驗證他們的想法。這一點完全可以通過極小的資金投入和團隊的勞務實現。這些最初的數據沉澱比你的完整版產品和滔滔不絕的前景描述管用。

對於一些不能快速商業化驗證的項目(比如醫療類硬件技術產品),則要儘可能多的提供權威的實驗數據。

4、競爭者和策略描述,對自己和投資人誠實很重要

這個絕對是一個創業者應該深思的問題,如果你自己沒有想好如何擊敗你的競爭者,你的產品成功的幾率是很低的。很多創業者的產品其實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幻想通過後期運營來實現脫穎而出,但這種想法如果不基於恰當的戰略,在投資人面前會顯得比較蒼白無力。刻意規避競爭對手的存在也會給投資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他們在投你的項目之前,肯定會對你的對手做充分的調研,然後再決定投你還是你的競爭對手。

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5、市場分析,省省那些口水話

很多創業者喜歡在這一塊長篇累牘,實際上沒有太大必要。這一塊的目的是什麼?不是你告訴投資人這一塊蛋糕有多大,而是讓投資人知道你瞭解你自己的項目市場份額有多大。對你項目感興趣的投資機構,一定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市場瞭解的清清楚楚,如果他們不瞭解,他們根本就不會看你的項目。這一塊,兩三頁就夠了。

6、發展戰略,展現CEO雄圖的地方

發展戰略是考驗一個CEO的能力的部分,一般的創業者會寫出一個同質化的發展戰略,但偉大的CEO在這一塊一定會驚到面對他的投資人。想象一下喬布斯在寫蘋果的發展戰略的時候,會說我怎麼建立銷售渠道,我怎麼搞促銷提高知名度嗎?

7、融資方案,能不能拿到錢就靠它

在講融資以前,最好先表明你們團隊目前的股權架構,這一點投資人是很關心的,有的時候,項目再好,股權架構不健康,投資人也是很怕去投的。比如那種5:5,4:3:3的股權架構,最好在投資人發難前,把股權或者控制權更加明確一些。

融資方案有兩個核心部分組成:

第一:你出讓多少股份,要多少錢。

A/B輪的公司,有財務報表,估值相對容易些。可以通過財務測算來實現。天使輪的財務估算簡單的算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做詳細測算,算出來的結果,估計也沒人信,你要證明結果正確也是很難,所以不要為自己挖坑。

種子、天使輪的項目,最主要還是基於市場容量來投。給幾百萬,只要項目成功,投資人都是賺翻。

不是“情書”的商業計劃書不是好BP!

出讓的股份比例不宜過高,不超過20%,並且最好跟投資人商量出讓一部分投票權給CEO。為什麼不要超過20%。因為現在的互聯網項目,或者一些資本推動型項目,上市前要經過種子、天使、A輪、B輪、C輪、D輪、F輪六七輪甚至更多的融資次數。如果每次出讓20%,即使你開始擁有100%股權,六輪後也不能保持34%的相對控股地位,那時公司會因為股權分散限於危險境地(另外一個方法是設計AB股來實現控制權的削弱)。

第二:你怎麼花這筆錢

投資人也擔心錢怎麼花,需要對資金有一個把控力度,制定一個詳細可行的資金使用計劃,讓投資人知道錢花在什麼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把投資人當作暗戀的對象,寫出一封專業且動人的BP,還愁不能融到資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