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位宜春學院人肩負使命再出發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8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2018年4月18日的下午,在位於袁州區水江鎮的小洞小學裡,來自宜春學院的馬陽正在帶著五年級的孩子們學唱歌。已經大四的他,這已經是第二次參加支教了。而像馬陽一樣,在江西西部的山區,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還未大學畢業的他們,用一年的時間,將山區學校急需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帶到了孩子們身邊。

這支隊伍便是由宜春學院組建的音體美支教志願服務隊。2017年7月,省教育工委、教育廳、精神文明辦、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團省委聯合簽發了“關於招募高校音體美專業大學生赴邊遠農村小學開展支教志願服務試點通知”。宜春學院積極響應文件精神,立即開展支教志願者報名選拔工作,最終選定來自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12名大學生組成宜春學院音體美專業支教服務隊,並通過實地考察確定了新餘市分宜新祉中心學校、新餘市分宜楊橋新樓小學、宜春市袁州區水江小洞小學和宜春市袁州區楠木荷溪小學四所邊遠農村小學為支教點。一年來,宜春學院共計派出兩批、24人的支教隊伍,他們紮根基層,支援邊遠鄉村教育事業,關懷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點亮了孩子們藝術的星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而今天

231位宜春學院人肩負使命再出發。

8月27日上午,宜春學院2018年秋季音體美專業師範生實習支教出徵儀式在學術報告廳舉行。萍鄉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敏,新餘市教育局副局長郭明,宜春市教育局總督學周堅,宜春學院校長李雪南,黨委委員、副校長餘新衛、邱家明出席了本次會議。宜春學院黨(校)辦、黨委宣傳部、團委、教務處、後勤處、網管中心、音樂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等部門和學院的負責同志,以及231位實習支教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邱家明主持。

會上,李敏對前往萍鄉實習支教的大學生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希望支教的同學們可以把握這次機會戰勝自我、實現自我、放飛夢想。郭明從感謝、歡迎、保證三個層面介紹了本次新餘市迎接實習支教學生的工作,向宜春學院領導及全體支教師範生表示了感謝。周堅代表宜春市教育局對如何做好今年秋季音體美專業師範生實習支教工作提了三點意見,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二是要全力為實習支教創造條件;三是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隨後,餘新衛宣讀了宜春學院2018年秋季音體美專業師範生實習支教各區域工作組組成人員及各縣區實習小組組長名單。之後,全體實習支教學生起立宣誓。

231位宜春学院人肩负使命再出发

李雪南在會上對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向即將奔赴受援學校實習工作的同學們送上了美好祝福。他表示教師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之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仍是教育體系建設的短板。全面開展音體美專業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以支教代實習,不僅有益於高校人才培養,而且對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一校三地要從搭好平臺、確保安全、爭創特色、開闢綠色通道四個主要方面入手。他指出,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在支教過程中要適應新形式新要求、要執行好文件精神、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切實加強過程管理。並向實習支教的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儘快轉變角色,實現學校到社會、理論到實踐、學生到老師的“三個轉變”;二是抓緊時間學習,綜合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同道學習的“三種方式”;三是把握實踐機遇,提高知識應用、交流協調、大愛育人“三種能力”。

據瞭解,本次支教服務將實習支教與教育實習相結合,立足本校音體美專業大學生,實行“自願報名與組織安排相結合、省教育廳集中派遣”的方式,選派2019屆音樂學專業81名學生、體育教育專業80名學生、美術學專業70名學生到宜春、新餘、萍鄉等80所農村小學從事為期 1個學期(半年)的實習支教工作。

231位宜春学院人肩负使命再出发

自2018年5月接到省政府實習支教的文件之後,學校組織人員對文件精神進行學習和宣傳,及時制定了《宜春學院2018年秋季音體美專業師範生實習支教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實習支教工作領導小組,根據80個實習支教點的分佈成立了宜春區域工作組、萍鄉區域工作組、新餘區域工作組;231名學生以縣市為單位成立了16個實習小組,實習支教期間實行“雙重管理、雙重指導”的管理模式,學校教務處為學生編制了《實習支教指導手冊》,制定了《實習支教考核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