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租車到租房,爲什麼變得這麼壞?

本來,這篇文章是想說北京等大城市的房租飆升問題,用租車的例子來說明,不想,還沒等寫完(有些文章寫起來很累人的),就出來了樂清女孩約滴滴順風車被殺害的事件。

罪犯已被抓獲,必將受到法律嚴懲,死者足惜,聞者足戒。

不過,在社會問題上,我的總體思路是——

先談利益,再談道德

(一)

先從租車問題談起吧!

自然的市場經濟,一個不擁有汽車的人,當他某個時刻希望以車代步之時,必然需要臨時租用車輛(包括司機),社會需求自然而然的產生。

也許一開始租車費用昂貴,但越來越多的司機看到出租車輛有利可圖,於是越來越多的司機參與到租車市場,租車費用開始下降,一直降到乘客能夠接受,而司機也能保證有一定利潤的地步,如此一來,市場需求達到平衡,有企業家看到這個商機,乾脆專門成立出租車公司,於是就出現了出租車行業的相關利益方。

因為是自然的市場經濟,如果打車費用太貴,自然有更多司機參與運營降低價格;反過來,如果出租車數量太多,打車費用低廉,接下來很多司機就會退出市場,這是一個自發的市場調節,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都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內容。

然而,正如人們經常會抱怨“看病難、看病貴”一樣,人們某個時候可能會抱怨打車貴,或者打車難,或是乘客安全問題,或是服務態度問題,甚至是所謂的“影響城市形象”,這就使得政府不得不將出租車行業納入管理,實施牌照管理。

政府的出發點也許真是為了規範出租車行業,但我們都知道,一樣東西一旦被製造出稀缺性,那麼,壟斷利益就隨之而來——政府不可能面對一個一個的出租車司機,所以就將出租車牌照以近乎免費的價格發放給一些出租車公司(當然,這些公司和政府有沒有關係是另一碼事)。

假定出租車公司也並不黑心,考慮到管理費用的基礎上,將這些牌照連車一起,以相對合理的價格賣給出租車司機,然後司機以此掙錢謀生並給出租車公司上繳管理費(俗稱“份子錢”)。

——到此時為止,整個出租車市場貌似都合情合理,但問題的種子早已埋下。

一個城市的出租車牌照的數量,是政府根據當時的人口和收入狀況所估算,而最近這些年,中國城市的發展一日千里,人們對打車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為了應對這種打車需求,出租車公司開始輪番漲價,出租車司機收入猛增,原來更多與職業資格聯繫在一起的出租車牌照,開始身價倍增——原來一萬二萬元的牌照,其價值突然高達幾十萬、上百萬……

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出租車公司,公司與司機開始的約定可能是司機買斷牌照,或是牌照歸公司所有,由此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牌照歸公司所有,司機只是公司的打工仔,公司可以大幅度提高“份子錢”,將司機多出來的收入大部分納入自己囊中,牌照成了公司搖錢樹奇貨可居,而司機則感覺被過分壓榨;

牌照歸司機所有,就有了出租車牌照交易市場,最初以低成本得到出租車牌照的司機,直接賣掉牌照,可能比過去十幾年開出租車掙到的錢還要多,他們拿錢走人。

注意,問題出現了!

——無論是出租車公司暴增的利潤,或者賣掉牌照的人拿走的錢,都會轉化為出租車行業的成本,到了最後,這個錢都要從乘客那裡賺回來。

在民眾那裡,“打車貴、打車難”的呼聲越來越強,絕大多數人會呼籲政府放鬆牌照管制,或最少也要增加出租車數量(增加牌照數量)。

然而,當牌照價格上漲之後,出租車數量可不是乘客說想增加就能增加的,增加出租車數量,乘客可能的確能得到好處,但這也意味著:

牌照價格下跌(供應增加);

司機收入減少(價格低、活兒少);

出租車公司虧損(原來的牌照壟斷利潤降低)。

如果說出租車公司作為法人機構還能接受“市場環境變化”的結果,那些處於食物鏈底層高價購買牌照的司機,絕對難以承受收入減少的後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兒,你應該在新聞中已經無數次聽說。

“打車貴、打車難”,就這樣變成一個社會問題,一直扯皮一直潰爛一直無法解決,因為前面的過程中誰都沒有錯誤,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大家也都理由十足,用一些憤世嫉俗的人的話來說:

這世道,變得越來越壞了。

可是,世界到底為什麼變壞了呢?

是因為有人從這個行業白白拿走了一大筆錢,然後離開了這個行業,而現有的出租車行業,沒有誰願意承擔這個成本。

(二)

出租車的問題講清楚了,關於北京等城市房租上漲問題就也清楚了。

有人控制了城市土地供應,把土地價格拍賣到難以想象的高價,然後房價跟隨著快速上漲,就這樣年復一年,房租的漲幅永遠趕不上房價……

在房價上漲過程中,有3類人拿到了大筆資金和財富走人:

1)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出讓金,拿走了最大的一塊兒收益;

2)部分開發商通過囤地、延遲開發、捂房惜售等方式,賺走土地和房價升值的一大塊收益;

3)炒房者,通過房價上漲獲取了大量非勞動收入,拿錢走人。

財富從來不會憑空出現,所有這些人拿走的財富,最終的成本是要通過買房者來承擔,而這,正是今日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牛冠全球的最核心因素(見下圖)。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本圖來源:“如是金融研究院”,圖中的“修正”,是指將中國的“建築面積”折算成實際使用面積,

2015年底以來,中國各大城市房價暴漲,由此顯得租金更是低得離譜,下圖中房價租金比的倒數,就是房租算下來的年化收益率——北上深租金收益率之低排到全球前3位,如果再考慮到出租中的各種麻煩,買房出租的收益率,算下來還不如銀行一年定期存款!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2017年以來,“房住不炒”被中央定下調子,各地密集出臺限購限售措施,終於將房價凍結在高位——不讓房價下跌,幾百萬上千萬的資產,其收益率卻連一年期定存利率都不到,你是資產持有人,你能接受麼?尤其是,大多數房子本身還有貸款利息要支付……

房價不能下跌的情況下,提高房租就成了房東們的唯一選擇,再加上自如、蛋殼等中介公司的推波助瀾,一場房租上漲競賽就這樣開始了……

受傷的,自然是那些收入低,買不起房、處在房地產行業食物鏈最底端的租房人——

說到底,政府、開發商和炒房人所拿走的鉅額利潤,除了2017年以來買房的接盤俠們之外,其他的成本都需要租房人來承擔……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否則,難道你指望炒房人、開發商或者政府會把他們拿走的財富吐出來麼?

這並不奇怪。

幾千年的文化特色和制度傳承,決定了中國的每一輪財富變遷,都是最弱勢的群體承擔幾乎所有的成本,從未變過。

(三)

再回來講打車市場和滴滴的崛起。

因為舊利益格局無法打破,沒有人肯承擔那些被人拿走的鉅額成本,中國大城市“打車貴、打車難”的問題扯皮了十幾年,從來沒有被真正解決——直到2012年以來Uber、滴滴、快的等網約車技術的興起。

Uber、滴滴等網約車技術,通過技術手段,一開始就拋棄了除乘客之外的所有出租車行業的利益方,由此徹底打破了行業格局,相當於重新讓打車市場回到了原始的市場競爭狀態,而他們一開始競相燒錢的補貼大戰也讓民眾很快意識到——哦,原來打車可以不用這麼貴、也不用這麼難!

一時間,大城市出租車牌照的價格暴跌,傳統的出租車司機收入也銳減。

——問題是,資本進入網約車行業可並不是為了做慈善,他們是為了掙錢!

——無論是技術開發成本,還是大肆補貼乘客用掉的錢,還有支付給前期投資人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的股權收益,甚至包括支付給CEO程維等滴滴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獎金,這都是被消耗掉了的成本。

這個成本,你想想最終會由誰來承擔呢?

當然就是滴滴的用戶——我們這些乘客來承擔啊!

除非是真正的技術創新,否則,每當有一群人從市場上憑空拿走一大筆錢,這個成本最終都是要有其他人來承擔。

到目前為止,某種程度上說,滴滴已經變身為一家全國聯網的出租車公司,為了將前面所提到的4項成本賺回來乃至賺到更多,只要行業競爭減弱,滴滴對市場有足夠的決定力量,只要乘客能夠承受,它一定會將網約車價格提高到和出租車一樣(甚至略高於出租車費用),加倍從乘客那裡把原來消耗的成本給掙回來。

而且,為了保護原有的出租車行業,行政力量也開始強力介入網約車行業,各大城市均對網約車再次進行牌照限制,這更是逼著滴滴加速“賺錢”的步伐。

於是,大家在經歷過短時期的“打車爽”之後,又再次回到了打車難、打車貴的狀況——雖然與以前相比,已經大大緩解。正因為這一條,相比騰訊和阿里,照抄國外技術和思想,靠著資本快速燒錢壟斷市場而成長的滴滴,從來都不是讓我內心尊敬的一家公司。

為了讓人民群眾感覺到打車費用的降低,滴滴於是推出了“順風車”業務。根據滴滴自己公佈的數據,順風車業務在滴滴打車總規模中的佔比並不大,之所以開發這項業務並特別重視,是因為滴滴想通過順風車業務實現與乘客的“交互式社交”——這是互聯網大佬們夢寐以求的領域……

這次的樂清女孩被殺害事件,3個月前鄭州空姐被殺害事件,都是滴滴順風車出的問題。

頗為荒謬的是,3個月前的命案發生後,滴滴曾經承諾順風車上線一鍵呼救功能。但不知為何,這一極其簡單的功能,3個月了卻仍然沒有上線,難道是為了“節約成本”?

雖然我前面說了先講利益、再講道德,但作為一家為公眾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公司,無論何時都應該將公眾的生命放在首位來重視,否則,這家公司如何作為公眾公司而立足呢?

作為中國網約車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打車軟件,無論對乘客提價,還是對司機收入分成,滴滴的確都有理由傲慢——也許其原因都來源於其已發生的成本太高,迫使滴滴把儘快掙錢作為第一要務。

——問題在於,如果拋開用戶,滴滴其實並沒有太強的技術護城牆,只是因為達到近乎壟斷的地步,滴滴才敢如此傲慢。

想起來滴滴和Uber剛剛開始對出租車行業利益的破局,我忽然想起房龍講的故事:

年輕人殺死了惡龍,但他轉身就坐在金幣和王座上,身上漸漸長出鱗甲和龍角,變身惡龍。

特別要強調的是,我很反感出了問題就要求政府加強監管的思路——監管是要花錢的,錢從哪裡來?要麼就是從滴滴那裡來(最終還是來自乘客),要麼就是納稅人的收入——奴隸們天天喊著要奴隸主加強監管,奴隸主只會加倍從奴隸那裡搜刮更多資源,這看上去更“先進”,但社會文明卻會越來越倒退。

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總是抱著出個事兒就指望政府的思路,那麼我們永遠也不會變成發達國家。

老實說,對於滴滴這類為公眾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公司,相比政府監管,我更願意相信市場監管。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四)

說到底,這個世界為什麼變壞了?

是因為身處每個行業裡的每個人、每個團體,都不願意承擔由別人形成的歷史成本,於是,大家都一肚子怨氣,世道自然就越來越壞了。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大家該問了——有人拿走了鉅額利益之後,除了讓底層民眾承擔成本之外,問題就永遠沒有辦法解決了麼?

當然不是。

在對歷史遺留問題做好切割和處理的基礎上,以當前的問題就事論事,讓利益各方能夠在市場上公平博弈,然後形成新的平衡,這就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一方面,如果不對歷史進行切割和處理,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地方政府繼續賣地掙錢,開發商也囤地囤房,出租車公司依然壟斷牌照,滴滴公司依然一家獨大,我們就永遠只能在爛泥沼裡打滾。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夠放下歷史,我們就會陷入類似於冤冤相報的世代仇殺的事件邏輯——我們不能把死人揪出來審問,也不可能讓拿走鉅額收益的人把錢退還,也還是走不出歷史的怪圈。

原本“打車難、打車貴”問題的解決,依賴於網約車創新出現,舊有的利益格局被意想不到的方式徹底打破,由此形成新的平衡。

租房的問題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夠放開房價,房租的上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許中介哄抬房租確有其事,但這就像溫州炒房團的影響一樣——如果沒有政府對土地供應的壟斷,如果沒有大批的剛需買房人員,炒房團是不可能將全國的房價炒起來的。同理,如果市場上房東對於房租收益已經足夠滿意,租房需求也沒有那麼旺盛,那麼中介公司也是不可能把大城市的房租給炒起來的。

至於現在滴滴這個打車軟件一家獨大所形成的傲慢,指望通過道德指責讓其放棄利益攫取,也基本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市場出現更多的網約車軟件,大家有了更多選擇,才是打掉這家據說估值高達5000億元企業的傲慢的最好方法。

不得不承認的是,切割歷史、提供新的公平博弈環境的方案,在中國很多時候是很難執行下去的。

在我們的文化和體制中,對待弱勢群體都是一種“恩賜”的態度,從來都缺乏對弱勢群體真正的關懷與理解,有點兒能力的人,想到的反而都是趕緊把所有成本轉嫁給最底層那些沒有反抗能力的人,甚至自己還恨不得要在成本轉嫁中狠撈一筆。

正如王五四的文章所說:

從租車到租房,為什麼變得這麼壞?

這,才是我們感覺到世界越來越壞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