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浙江日報》用半版的篇幅爲高新區點讚!

今日浙江日報十九大精神主題採訪欄目刊發

報道高新區高新產業綠色發展

用半版的篇幅為高新區打Call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原文如下:

南太湖畔崛起綠色增長極

帶你到產業園裡探“新綠”

記者 楊新立 通訊員 朱立奇 施培華

“看,工信部網站剛掛出來,我們的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入選了第二批綠色園區公示名單!”近日,記者剛走進湖州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黨委書記費學梅的辦公室,就聽到一個好消息。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點擊查看大圖)

沉浸在喜悅之中的費學梅站起身,指著牆上的規劃圖向記者介紹起高新區的基本情況:緊靠太湖南岸、總面積75平方公里,G50高速公路橫穿而過,高速以北至太湖的38平方公里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高速以南的37平方公里就是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一半農業、一半工業,都堅持高端化、生態化、智慧化的發展方向。”費學梅說,“我們把整個高新區當做一件生態作品來打造,探索構建低碳循環的綠色經濟體系。”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綠在哪?現場去看看!驅車行進在物流裝備產業園,眼前不時掠過一個個業內響噹噹的品牌:上海精星、朗奧、世倉……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區已引進20多個物流裝備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倉儲物流裝備佔據國內市場份額的30%,裝卸搬運設備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提高園區的綠色發展能力,高新區整合了總部自由港、吳興區科創園、中節能產業園等八大平臺,構建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在中節能產業園,總經理許錚向記者展示了一套低碳能源大數據管理監控系統。只需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看到各企業的實時耗電量、耗水量,以及在全行業中的能耗水平。“這既為有關部門監管企業能耗提供了有力依據,也有助於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倒逼轉型升級。”許錚說。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現代物流裝備產業本身就是高科技、低消耗、汙染少的綠色低碳新產業,再加上嚴格實施項目能評制度,嚴抓環保技術改造和環境執法,高新區在推動工業堅持綠色發展方面亮點突出。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1%,裝備製造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8.9%,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95.28%,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96.5%,1月至11月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5%。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離開機聲隆隆的工業區,向北穿過G50高速公路,大片標準化的農田、大棚、水塘闖入眼簾。還沒緩過神來,就已經來到高新區農業園區服務中心。中心主任戚偉偉正操作著一套掛在“雲端”的水產養殖系統,通過點擊手機APP上的按鈕,園區內的投食器、底部增氧泵、殺菌機等一系列設備運作起來,幾分鐘就搞定了傳統養殖需要大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還可以實現養殖尾水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

刚刚,《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为高新区点赞!

“作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和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試點,我們最大的特色就是農業物聯網。”戚偉偉說,高新區藉助物聯網技術打破傳統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模式,用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通過遠程控制、建設大數據庫、循環種養等舉措,促使產業增效、農民增收。2017年,高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800元,增長10%。據悉,這套物聯網系統即將運用於楊漊特色水產產業園和戴北高效果蔬產業園,面積達1500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