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敢造反,爲何同樣擁有兵權的朱棣卻不敢呢?

漠苦祥


歷史上,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迫父親李淵退位,但是朱棣卻只敢在父親朱元璋死之後,發動靖難,推翻自己的侄子,同樣是手握兵權,那為什麼朱棣卻不敢對朱元璋造反呢?

我們從倆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第一是李淵和朱元璋的對比,第二是李世民和朱棣的對比!

首先,唐高祖李淵和明太祖朱元璋得到帝位的順序不同,對手中兵權的掌握度不一樣。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起兵,同年十一月攻佔長安,次年五月,隋煬帝被殺後,逼楊侑讓位,自立稱帝。這之後李淵主要坐鎮長安,派遣自己的倆個兒子,去擔任平定各方勢力的主帥,這就造成了,李世民與軍隊間的接觸要遠大於李淵與軍隊的接觸,軍隊中的利益團體更多的代表人就由李淵變成了李世民!

而朱元璋呢,從25歲加入紅巾軍開始,一直到1368年建立大明,各方反叛勢力以及大元舊朝勢力,基本上都是自己親自平定,自己的兒子在其中並沒有獨當一面的經歷,軍中的勢力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為主,軍中的各方將領全都是由自己提拔,軍中將領完全沒有跟隨造反的必要!

其次,李世民和朱棣倆個人,其實這倆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年齡。

李世民在李淵造反之時已經成年了,而且由於李淵稱帝太早要坐鎮長安,所以李世民有更多機會去領兵出征,軍中的將領大多數都是自己提拔上來的,如果李世民不造反李建成登基,那麼軍中的這些將領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證,所以才會死心跟隨李世民造反。

朱棣呢,洪武三年(1370年),十歲,受封燕王,也就是說大明建立之後,朱棣還處於幼年,完全沒有機會去培養與自己父親打天下的那批人的感情!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這才慢慢建立起軍中的威信!


歷史風雲小胖子


題幹表述不準確,應該是想問為什麼朱棣沒有像李世民那樣主動造反。因為朱棣沒到那一步。

李世民跟李建成發展到後來已經是不死不休的關係,李建成一度想毒死李世民,而李世民也用楊文幹事件擺了李建成一道。到後來李建成和李元吉利用突厥南侵的機會,把秦王府猛將尉遲敬德、秦叔寶等,以及大量精兵都調到李元吉麾下,北征突厥;房玄齡、杜如晦等李世民的謀臣也被李建成用計驅逐。李元吉甚至打算在李世民來踐行時親手殺之。這些都使得李世民造反迫在眉睫,否則必死無疑。

而朱棣就從容多了,朱允炆的削藩確實是比較兇猛,但削掉的藩王有的被拘禁是洪武末年已經獲罪,其他的還是隻失掉封地而已,至少是不會死。這種情況下朱棣當然不用那麼急著造反了,而且李世民打下了半個天下,朱棣沒有這種光環,造反大家也未必願意跟。等到朝廷削到自己頭上,而造反的準備工作又基本就緒,朱棣才最終決定造反。

所以說,李世民和朱棣的地位和危機程度的不同,決定了兩人造反的主動程度有較大差別。


文史宴


發動玄武門之變前的李世民與洪武末年的朱棣完全不是一個實力層面上的。接下來分別來介紹下兩個人。

先看李世民的政治實力。李世民在其父親李淵從晉陽起兵之時,已經成年,不僅有擁立之功,更是親自去招兵買馬,領右三軍直下長安城。次年李淵登基為帝,年號武德,大唐王朝正式建立。李世民官拜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封秦王。此時的大唐王朝疆域也僅有關東河東地區。四面群雄環立。天下群雄並起。在隨後的大唐逐鹿中原、開疆拓土、消滅其他反王的過程中,李世民立下赫赫戰功。先掃除了周邊的薛舉,宋金剛、劉武周等人。隨後逐鹿中原,在虎牢之戰中消滅了王世充、竇建德等實力對手。

經過一系列決定大唐王朝生死命運的戰爭之後,李世民的威望和人氣越來越高,在軍中、朝中以及百姓中,都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和歡迎。虎牢之戰勝利凱旋、班師回朝抵達長安城時,長安城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秦王李世民及其率領的勝利之師。武德四年十月,李淵冊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特許其在天策府開府建衙。聰明的李世民設立文學館,招攬天下四方的文人學者為己所用。已然成為了一個小朝廷。另外,李世民的競爭對手只有兩個人,玄武門事變之前,李淵膝下僅有三個皇子成年。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且都是竇皇后所生。其餘皇子尚且年幼。不足以爭奪皇位。

因此李世民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坐擁文臣武將和軍隊勢力雄厚,只要除掉皇太子李建成及齊王李元吉,便能夠逼得唐高祖李淵就範。繼任成為大唐王朝的新主人。

而燕王時期的朱棣在秦王李世民面前則顯得遜色不少。燕王朱棣出生時期,朱元璋已經在南京立足並且封王拜相,並且正要與陳友諒大戰在即。等到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為帝,建立大明王朝時期,朱棣與不過才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兒。因此大明王朝是朱元璋帶領收下淮西將領一手建立的。所有的兵馬將領都是朱元璋親手帶出來的,儘管洪武年間後半期的朱棣就藩北京,組織過兩次對北元的戰爭,樹立了一定的威望和實力。掌握了幾十萬的軍權。

但是比起來李世民之與大唐的建立所立下的汗馬之功,朱棣的功勞顯得遜色好多。因此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朱棣根本沒有造反的資本。而且朱元璋晚年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個兒子成年,除了前三子早於朱元璋去世以外,其餘各位藩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兵馬和藩地。因此朱棣一旦造反,朱棣除非殺光兄弟侄子以及自己的親生父親朱元璋,才能夠確保自己坐上大位,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朱棣一直有野心沒有機會。但是在朱元璋駕崩以後,在朱允炆登上皇位以後,採取削藩政策,不斷地得罪了各位皇親叔父。將有實力的幾位藩王都推到了朱棣那邊。逼得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再加上朱允炆不願揹負殺叔父的罪名才猶豫不決,三番兩次錯失良機。活生生的將一盤好棋局下的稀巴爛。最終才令朱棣造反成功。


珞珈山的貓


第一,朱元璋和李淵不一樣。朱元璋是元末最傑出的軍事人才,白手起家東征西討,方才統一天下。而李淵不同,李淵出身世族,軍事上閃光點不多,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時督運糧草,起兵反隋時趁著隋煬帝遠在江都,偷襲攻下長安。

第二,朱標和李建成不同。朱元璋立朱標為太子後,為防止前朝東宮勢力黨爭奪權,選功勳卓著兼領東宮,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馮勝兼右詹事等,雖不再與東宮另舍府僚,但朱標身邊這個輔助陣容完全已經是明朝的最強陣容。

第三,朱棣和李世民不同。朱棣於開國之時年紀太小並沒有什麼功績,二十歲就已經就藩於北平,遠離了朝廷中心也就沒有了偷襲朱標或者收買人心的機會。李世民則不同,一直身居長安並藉著天策府大量收攏人才聚攏人心,收買皇宮戍衛偷襲李建成,一舉成功。

第四,朱元璋諸子和李元吉不同,朱元璋諸子如朱植朱樉朱權等九大塞王,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不僅手握軍權而且敬仰朱標,若不是朱允炆削藩太過,朱棣就算起兵也絕對討不了好。。。


不予十分


李世民的政治實力是他自己一丈接一丈,從對付薛舉,到東征王世充、竇建德,李世民參與的戰爭幾乎都是決定大唐命運的戰爭,且這些戰役還在李世民的指揮下贏了。這就給李世民積累了豐厚的政治資源和軍事資源。

玄武門之前,李世民身為天策上將,掌內外征討之事,權利極大,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權利超過了太子一系,比如軍中。擁有如此實力李世民才敢放手一搏,也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實力,李世民再誅殺李建成後能夠快速的控制內宮,控制李淵,如果他只是光桿司令,就算把李建成殺了也沒啥作用。

朱棣就不同了。雖然他為燕王,負責防禦北元。但是其真正能夠掌握的軍隊也就是自己的王府三衛,人數大約萬人左右。而且身處北方,距離南京千里之遙,在朱元璋時期造反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巖上無心雲相逐


你這話問的 好像朱棣的皇位是繼承來的一樣 還不是造反所得 只不過李老二造他家老爺子的反 朱老四造他侄子的反,你估計是問朱老四為啥不造他爹的反吧。 你如果真這麼問 我估計你病的不輕。老朱是誰?古往今來 最大的屌絲逆襲者 神一般的存在 開了天眼的王 你要在老朱手裡造反?老朱在的時候 你覺得朱老四敢有這個念頭麼?


打雜小組第一副組長


朱元璋不比李淵,雖然是開國皇帝,朱元章的偉略不是李淵能比,朱元璋打個咕嚕都嚇到眾王爺,李世民和朱棣都算是有作為的君主,朱棣有個雄才大略的爹,李淵有個雄才大略的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