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導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視頻新聞請點擊:https://v.qq.com/x/page/o00270h7i50.html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位於淮河、潁河交匯處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潁上縣,抓牢產業發展這條主線,深入實施產業扶貧三大行動,通過在重點貧困村建立健全產業聯結模式,為貧困群眾開出一張張精準的脫貧“良方”。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實況】阜陽市潁上縣賽澗回族鄉 村民 龔正彪 地窪,一下雨都有十幾釐米深,不管種莊稼。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潁上縣周臺村村民龔正彪家的10多畝田地,靠近當地淮河行洪區,地勢低窪,由於前段時間的一場大雨,到現在都還“泡”在水裡。這要是以前,老龔辛辛苦苦的成果肯定就打了水漂,而現在,他卻一點也不擔心,因為眼前這片土地又有了新的用處,不久前被當地水產養殖大戶統一流轉出去,搞起了特色養殖。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賽澗回族鄉 村民 龔正彪

養殖龍蝦現在也養成了,龍蝦非常得好,今年效益不錯,一畝地最少收入三四千元。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賽澗回族鄉 養殖大戶 方國映

淮河的水資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優勢,更適合小龍蝦的養殖,承包了1000畝地,通過技術推廣、苗種繁育,帶動了周邊的貧困戶在龍蝦產業上發展。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賽澗回族鄉地處沿淮行蓄洪區,過去這裡基礎薄弱、產業稀缺,經過多次攻堅,全鄉還有1158戶2975名貧困戶,如何才能找準新一輪脫貧突破口?這兩年,鄉里精準把脈,決定立足自身實際,從“人無我有”中做文章,依託良好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逐步建成了小龍蝦養殖、生態草皮種植等4大連片特色種養業基地,帶領貧困戶打開了增收致富門。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賽澗回族鄉 黨委書記 蔣敬好

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先後在3個村發展特色農業,達到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帶動貧困戶脫貧。

找準了脫貧產業,只算成功了一半,讓廣大貧困戶都能掌握相關技術,順利加入到產業發展中來,這才是產業扶貧的核心和關鍵。為此,潁上縣在省農業部門幫助下,採取多種方式加快新技術落地,助力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實況】阜陽市潁上縣朱崗村 黃晶梨扶貧基地 技術員 曲緒光

這一個樹枝就是十七八個果子,加上套袋技術,好看也好吃,我們今年是豐收了。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在朱崗村黃晶梨扶貧產業園裡,這段時間,來自山東的水果種植專家正在給村裡的貧困戶講解即將上市的梨子的後期管理技術。作為潁上縣的一個特色水果種植村,朱崗村不僅建立起這個500多畝的水果產業園,還把省內外科研院所的技術資源“請”進來,讓周邊47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在這個“課堂”裡學習,再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務工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發展產業。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朱崗村 村民 王錦春

修枝、套袋、疏果,我在這學幾年也會了,這一畝地都產萬把斤,賣五塊錢一斤,自己的地有幾畝,也想這樣幹。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朱崗村黃晶梨產業園負責人 左浩

我們提供技術,他們自己回去種植,到收成的時候,我們以合作價格回收過來,除了黃晶梨,我們也不斷地發展新產業,延長產業鏈,給貧困戶再增加收入。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目前,潁上縣通過在所有貧困村推廣園區帶動、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種養大戶帶動和貧困戶自主種養的“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已先後建立了316家農業產業園、合作社,共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項目71個,累計為15209戶貧困戶提供系統技術指導和服務,全縣特色優質品牌農業產業帶動每位貧困戶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安徽新聞聯播》報道潁上: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助脫貧

阜陽市潁上縣副縣長 吳建軍

2018年是潁上縣脫貧摘帽之年,通過產業項目的提升、一村一品的推進,實施了產業到戶項目98612個,讓我們78個貧困村做到產業全覆蓋,確保讓我們的貧困人口一個不掉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