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鐸山鎮紅安村第一位百歲老人傳承著怎樣的好家風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上百歲的老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更是無價之寶。23日,記者走進鐸山鎮紅安村第一位百歲老人家裡,探訪老人與子女平日的生活,感受到了親情和孝道的溫暖。

民生|铎山镇红安村第一位百岁老人传承着怎样的好家风

老人名叫羅金奎,東北人,生於農曆1919年7月17日,今年陽曆8月27日就是他的百歲生辰。1967年羅金奎與妻子來到冷水江鹼廠務工,雖然當時工資較低,還要維持6個子女的生活開銷,但老人每月都會在微薄的工資裡拿出一部分寄給年邁的父母,同時就算工作再忙也會堅持每天打電話詢問父母是否安康,這種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年幼的子女明白了什麼是孝道,與如何對父母盡孝。

同期:羅金奎女兒 羅曉芬

百善以孝為先 所以我們在父親的教導之下 我們也覺得確實是 孝心是比較重要的 沒有孝心的話 你在外面的話 對同事對朋友都是沒有責任心

1978年,因為身邊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無法陪伴父親,小女兒毅然擔起了照顧老人的職責,為了離老人近一點,羅曉芬放棄了糧食部門的優厚待遇,來到了父親的單位上班,並在家裡與丈夫辦起了養殖場,一起陪父親過田園般的生活。

民生|铎山镇红安村第一位百岁老人传承着怎样的好家风

同期:羅金奎女兒 羅曉芬

一個是工作在一起的話就照顧他方便些 那個時候 我剛剛才二十多歲 我就到(父母)身邊來了 到身邊來以後 我就一直跟著他到現在

1998年,在老人八十歲的時候,一場意外事故讓老人的雙腿無法行動了,而且年事已高的羅金奎睡眠質量非常不好,經常需要半夜起來小便,為了不給女兒添麻煩,不服輸的老人便自己拄著柺杖摸索著去廁所。有一次起夜的時候,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小女兒聞聲便立即起床跑過來攙扶父親,為了防止意外再次發生,此後羅曉芬一到晚上就在父親旁邊攤個地鋪守著父親睡覺。

同期:羅金奎

她照顧我照顧得很好 夜裡睡覺她特意起來看我 給我蓋被子 夏天給我扇蚊子 做到這一點就不簡單了

民生|铎山镇红安村第一位百岁老人传承着怎样的好家风

從父親80歲到一百歲,整整20年的時間,羅曉芬把自己全部的空餘時間都投入到照顧父親身上,雖然每天照顧父親很辛苦,但是這一切在她看來都是值得的,儘管自己一直陪在父親身邊,連冷水江城區都沒有去過,但她無怨無悔,父親開心的笑容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同期:女兒 羅曉芬

他們都說羅曉芬你真的辛苦 照顧父母的 我說 沒辦法 人都要老的 打比方說到我老的那一天我的子女也一樣要盡孝道 那肯定有犧牲的 這個犧牲是值得的

羅金奎老人作為紅安村的第一位百歲老人,現在視力雖然有些模糊,耳朵有些背,但目光卻沉穩,舉止談吐都神采奕奕。羅金奎告訴記者,這一切得益於自己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舒適的心情。羅金奎自退休後每天早上6點半就準時起床做運動,無論天晴下雨,老人一天也沒有落下。

民生|铎山镇红安村第一位百岁老人传承着怎样的好家风

同期:羅金奎

早晨起來開窗通風 吸收新鮮空氣 活動活動做做早操 吃完早餐以後就看書看報紙 或者是看電視

在女婿眼裡,自己的岳父就是村裡的一位活神仙,不僅脾氣好,生活更是尤為自律,雖然岳父喜愛抽菸、喝酒,但是從來不過量。

同期:女婿 陽小寧

平時保健方面做的最好了 每天晚上都要燙腳 燙兩個小時 再一個是飲酒 飲酒是他做得最好的 每餐都喝一兩酒他不過量也不喝醉酒 能夠健腦

交談中,老人引經據典地給記者講述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態不平和、易怒是養生要引以為戒的,心態平靜才是真正的長生之道。

同期:羅金奎

平時心情舒暢不生氣 也不計較別人對我的看法不好 我也不解釋 不跟他吵架

在老人退休後,老人還讀了很多關於健腦與養生的書籍,並把關鍵部分摘抄或者剪輯下來,留下了一本本養生書給子女孫兒們閱讀。

民生|铎山镇红安村第一位百岁老人传承着怎样的好家风

同期:女婿 陽小寧

他喜歡看資料和油印方面的東西 關於健身養老 都給我們保存的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