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劉尚希:減稅不能代替改革

「财经纵横」刘尚希:减税不能代替改革

劉尚希:減稅不能代替改革

財經縱橫

「财经纵横」刘尚希:减税不能代替改革

★★★★★

面對低於預期的經濟形勢,大規模全面減稅的呼聲又開始多了起來。其實,現在的問題不是大規模全面減稅的問題,真正的稅負20%出頭,並不是很高,加重企業負擔的不在於稅,而是在其他方面。企業在投資、創業過程中有很多“中間人”,提高了創業成本和創業門檻。企業要交各種各樣的費用,贊助、攤派,各個地方的做法五花八門,有的還很隱蔽。這中間的利益分配秩序實際上是很亂的,涉及一系列制度和政府自身改革的問題,可能比相對規範的稅收負擔還要重,更不確定,更不可預期。據媒體報道,上光伏電站,無論東西部,只要涉及到拿項目,都有“中間人”存在,即“光伏掮客”,10MW、20MW的項目,中間人收取的費用最初是100-200萬元,提高成本0.1-0.2元/瓦,現在達到0.6-0.7元/瓦。這種成本是體制環境造成的,減稅也對沖不了。

現在的問題是要改革,要真正轉變政府職能,轉移到加強有效的監管和服務上來,為企業、投資者、創業創新者真正提供一個便利、友好的環境。要考慮環境的改善,而不僅僅是“放水養魚”,如果池塘裡有毒,即使放進去水,魚也會死掉。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池塘裡沒水的問題,而是池塘的生態環境不好。對企業來講,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有利於創業創新的大環境。這要靠深化改革。儘管現在簡政放權改革力度很大,但整體看離預期還差很遠。而且像光伏項目需要“買路錢”的問題,恰恰說明即使一些權從上面放到下面,也並沒有實現政府職能從上到下的轉變。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決,而不是說簡單地減稅就可以化解的。

減稅還要考慮到財政的承受能力,還有提供更多公共服務和改善民生的壓力。現在剛性支出越來越多,是不是可以通過赤字的辦法來解決?當然,搞赤字、發債還有一定空間,但赤字、債務上去很容易,下來就非常困難。目前稅基主要是在傳統產業,新業態還沒有成為當前稅制的稅基,現行稅制還沒跟上稅基、稅源的變化,籌資能力急劇下降。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帶來的稅基、稅源變化也使稅收增長下挫。一些省、市、縣都出現了稅收負增長,工資不能及時發放又成為現實,養老金入不敷出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財政危機比想象的要近得多。一旦引發財政危機,恐怕就會導致經濟危機。要考慮到這個問題,不能以拉弗曲線來考慮所謂的減稅政策,拉弗曲線無非是說徵稅要適度,但什麼才是適度,什麼是不適度?不是說稅負越輕企業發展越好。從我國現有的情況來看,體制環境的改善比減稅更加重要,要先給魚兒生存的環境“消毒”,而不是忙著先放水。泛泛地說改革與減稅並行,不分主次、先後,並無實質意義。

實際上,現在地方已經通過五花八門的方式去變相減稅了。地方招商引資時,土地收入給你一塊,有的工業用地甚至是零地價,還有的實行“先徵後返”,而且有些政策原來準備要清理的,現在地方可以繼續用。從這點來看,企業的實際稅負可能比我們名義上看到的要輕。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也不一樣,不能老從困難的角度去實行減稅政策,那樣結構調整就沒有希望。企業正是因為有困難有壓力才去轉型升級,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減稅了,就沒有壓力和動力去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就會受阻。

我主張結構性減稅,而不是全面大規模減稅。結構性減稅是有必要的,有針對性地去減稅,而不是全面大規模減稅。針對所有的企業減稅,一批本來要淘汰的企業又能活下來,可能眼前有利於穩增長,但對長遠來說,結構性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過去這方面的教訓十分深刻,應當吸取。

結構性減稅,一個是針對轉型、創新、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比如加速折舊、員工培訓費用可以更多計入稅前成本,這些政策已經有了,有的可以加大力度。再一個是針對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減稅的力度已經加大了,營業稅、增值稅的起徵點提高,所得稅減稅力度也加大了。對小微企業還應當加大減稅力度,因為它減稅成本小、效應大。所謂成本小,是因為小微企業在整個稅收中比重不大,對財政的影響不大。效應大指的是它涉及面廣,大量的小微企業都可以受益,等於降低大眾創業創新的門檻,具有槓桿效應。而對於大企業來說,減個幾百萬也沒什麼意義,也只是杯水車薪。針對那些產能嚴重過剩的企業,減稅也救活不了,必須調整。

全面減稅當然簡單了,而結構性減稅就複雜得多,全面減稅是一個偷懶的辦法。現在要搞清楚,是稅給企業帶來的負擔重,是體制環境帶來的成本高,還是非稅方面造成的成本高,不能只抓一點不及其餘。其他方面不去改革,減了稅可能又被其他類似於掮客的人颳去。減稅替代不了改革,改革應挺在前面,這個順序不能顛倒。把全面減稅視為改革,顯然是混淆了政策與改革的區別。

(劉尚希: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财经纵横」刘尚希:减税不能代替改革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财经纵横」刘尚希:减税不能代替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