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8北京奧運:一位工兵團長的8月8日

回眸2008北京奧運:一位工兵團長的8月8日

2008年8月8日,對時任北京軍區某工兵團團長王洪國來說是一個終生銘記的日子。因為這天連著百年夢圓的國事,還牽掛著他無法忘卻的家事。

“洪國,爸爸剛剛走了……”8日清晨,正在奧運備勤點值班的他接到妻子從湖北老家傳來的噩耗,儘管已有思想準備,無法自抑的難過還是如潮水般湧來。

這一年的5月12日深夜,作為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總隊長,王洪國帶領150名官兵千里馳援,先後轉戰都江堰、漢旺、汶川、北川等重災區,從深層廢墟中成功營救出49名倖存者。5月29日從地震災區撤回,他來不及喘口氣,又奉命於31日帶隊進駐奧運安保備勤點。這時,老家傳來父親病重住院的消息。

此時,重任在肩的王洪國實在無法抽身回家。工兵團近500名官兵擔負著北京賽區相關場所的安排排查、事故災害現場搶險救援和協助醫學救援隊轉運傷員等重要任務,僅安檢對象就包括83個比賽場館和目標。他需要集中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指揮部隊完成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而且決不允許有任何失誤和差錯存在。默默地,他在心裡為父親祈禱平安。

進駐備勤點後,工兵團共出動兵力5000餘人次,動用車輛200多臺次,先後對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奧運村和媒體中心等80多個奧運場館和涉奧目標,進行“地毯式”的全面安檢。

也許數字是枯燥的,但透過這組數據就能瞭解他們安檢的難度和強度有多麼大:單在國家體育場,工兵團的官兵共檢查房間1114間、座椅 9萬1千餘個、垃圾箱1134個、配電箱605個、空調86個、滅火器443個、消防栓474個、豎井122個、下水井82個、燈具2643個、電梯28部、推車40個、外掛鋼橋12個、馬道1100米、其它辦公附屬設施5252個,以及花盆297個、樹木2100棵、綠地6000平米,整個安檢面積是194000平米,用時10個半小時。

令王洪國欣慰的是,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雖說官兵們只休息了兩天,但他們的每一次工作經北京市奧運指揮部驗收,都是一次性合格。

8月3日,醫院下達了父親的病危通知書。王洪國和妻子商量後,決定由她和女兒趕回老家替他盡最後一份孝心。而這一天,王洪國帶領200多名官兵對國家體育場等3處場館進行安檢。

“替我給父親多上兩柱香,讓女兒在父親的墳前多跪一會……”通過電話給妻子交待好事項,王洪國用力搓了搓瘦削的臉龐,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奧運開幕式那天擔負值班任務的陳劍參謀依然記得,快步從走廊走回值班室的團長神情變得有些凝重,但顯得很鎮定。

陳劍還悄悄透露了一個小細節:作為抗震救災先進群體的代表,北京市政府贈送了王洪國一張奧運會開幕式的門票。能夠親臨現場親眼目睹那一盛大的歷史性時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但是,王洪國主動放棄了。他對記者說:“作為奧運安保部隊的一名指揮員,在奧運會開幕式當天,我的位置不該在看臺,而是在值班的戰位。”

8月8日這天,在能夠目視到“鳥巢”的備勤點,王洪國帶領部隊全副武裝,24小時晝夜值班備勤,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然情況。

如今,精彩的2008北京奧運已成往事,但王洪國和他的部隊當年在奧運幕後的默默奉獻和付出,在我的採訪本上依然那麼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