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時政系列第一課——3月時政總結回顧

2019考研時政系列第一課——3月時政總結回顧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


一、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的講話(3月4日)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我們堅定不移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多黨合作獨特優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團結奮鬥。

我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增強“四個自信”,增強政治定力,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心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說它是新型政黨制度,

新就新在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

它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幷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二、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3月20日)

講話內容十分豐富,從考研命題的角度,我們可以概括為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關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精神

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奮鬥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團結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夢想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二,關於國體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第三,關於工作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第四,關於國際形勢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中國人民歷來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歷來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願意盡最大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第五,關於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共產黨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

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萬眾一心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掃除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三、兩會“金句”

3月4日:

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談新型政黨制度(很重要,已單列出,前面第一大條)

3月5日: 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考點1.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考點2.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賬,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佈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3月7日: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

1.三個“第一”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

2.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

將來我國也還會有三四億人生活在農村,所以農村發展和城市化應該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引導人們注重修養品德、保持良知、增強愛心,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關愛和幫助。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3.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要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產品集中,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4.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

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汙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

要著眼國家戰略需求,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3月8日:參加山東代表團所審議

1.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2.鄉村振興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注:大大特別強調了鄉村人才和鄉村組織振興。)

3月10日: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

1.“頭雁效應”

要加強教育引導,注重破立並舉,抓住“關鍵少數”,推動各級領導幹部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範責任,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形成“頭雁效應”。

2.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3月12日: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1.強化開放共享觀念

要強化開放共享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形成國防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2.仗怎麼打,就怎麼練

部隊還是要練,不採取實戰化練兵,不加強練兵的力度,就無法消除“和平病”。要與時俱進,時刻準備著,枕戈待旦,弘揚我軍的優良傳統,仗怎麼打,就怎麼練。士兵怎麼練,各軍兵種怎麼練,指揮員怎麼練,對我們強軍有好處。

3.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誰是最可愛的人,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讓軍人受到尊崇,這是最基本的,這個要保障。

4.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對於更好為退役軍人服務、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具有重要意義,要把好事辦好辦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