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號外」創刊於1976年,42年來致力引領城市潮流和時尚文化,深度探索文化藝術、生活風格、時尚設計、社會與政治,是香港最具先鋒性的雜誌之一。

它在80、90年代,所引入的生活方式、所塑造的“中產”形象,影響了兩岸三地不止一代人的成長。尤其是「號外」雜誌的封面,有著你可以想到的、所有重要流行文化的icon。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它記錄了屬於70、80、90後的滾燙青春。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昨天@陳幼堅設計公司ACDC發佈新消息:

由1976年創刊至今,香港的《號外》雜誌迎來了500期。這期開始,《號外》也有了新的標識,陳幼堅操刀的新LOGO,希望表現出香港的城市特質。「《號外》這兩個字有本身的意義,像一種聲音,叫讀者要特別注意;然後這一本雜誌代表了香港,而今天的香港則是一個很密集的城市、是一個多元文化混雜的城市,是一個還有很多東西在等待我們去發現的城市。這些屬於香港的城市特質,都是我想透過這個LOGO去呈現出來。所以我想到從城市鳥瞰圖的概念出發,將一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放在『號外』兩個字的結構上。」

為了紀念這個難能可貴的時刻,特別挑選10個經典封面,再邀請今天香港新一代歌手和演員來重新演繹。通過這次「再創作」,向經典的封面人物致敬,同時帶出這一代香港歌手及演員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作為一本以香港為基地的文化雜誌,《號外》一直肩負起推廣本地文化藝術的使命,並讓新一代的年輕創作人可以通過雜誌來實驗自己、發揮自己。所以,55位新一代的香港創作人,以「號外」之名,創作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雜誌封面形態,讓大家可以感受到屬於這一代的香港新力量。

下文來自《號外》官網節選

不說不知,直至上一期(第499期)為止,《號外》的LOGO其實已經用了近40年。雖然這幾十年來,這個LOGO曾經變大又縮小過,線條粗幼也曾微調過,但還是跟1979年由插圖社ILLUSTRATION WORKSHOP的黃健豪和李錦輝所設計的原型相約。而40年後的今日,《號外》終於迎來了第500期。為了紀念這個難能可貴的時刻,以及希望藉此展開新的一頁,我們有幸邀請到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先生,為我們重新設計了一個新LOGO,以象徵《號外》對傳統印刷媒體的信心,以及繼續建構香港文化身份的決心。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號外》新舊LOGO的故事,來回顧一下這本全港歷史最悠久月刊的歷年來的演進。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號外」logo演變史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其中一個由胡君毅繪製的封面:1976年6月號作為《號外》的創辦人之一,畫得一手好漫畫的胡君毅,早期除了做主編的工作之外,還要包辦雜誌所有的美術工作,包括《號外》封面、《號外》LOGO、版頁上的陰陽直線等。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並不是不再重視美術,但美術只是基本,我們不會再為靚而靚。以前可能比較愛靚唔愛命。我想九七的影響很大,那時開始,我們由追求生活素質,到思考自己的文化本質,也重新思考一貫的做法;我們會問自己需不需要有新的出路?究竟我們為什麼要做雜誌?而且,這個世代對於靚的定義也跟以前不同,尤其是當代的文化牽涉到身份及價值時,我們該怎樣去理解靚?會不會因為你在觀念上轉變,而影響到你對美出現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想改變你的觀念,倒過來可不可能用一件不太美的東西來啟發你?在這個層次上,美就變成一種比較哲學性的討論,有點像現在CONTEMPORARY ART的狀況。在觀念與觀感之間擺動。」——來自《號外》官網節選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2016年6月,《號外》以「土地正義」為題,甚至可以說是紀錄了一場社會運動的發生。在這期裡,我們透過馬屎埔村的抗爭故事,來反省香港土地政策的不公不義,再帶出農地對於完善香港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2010 年後,新一代的本土主義正在醞釀,《號外》亦變得更加關心社會議題,並以此來重新想像香港的可能,或盡量保留那些快將消逝的城市本土特質。例如2013 年10 月《號外》以「街市」為題,講街市作為一種有機的公共空間,如何滋養在地的社區發展。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2009年5月,《號外》主題是「HAPPY CITY」,因為當時香港人正處於後迴歸時代的普遍焦慮當中,面對中國崛起,香港的優勢逐漸消失,所以我們提議香港人應重新檢視自己的優勢,不用因此而感到不快樂。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回到初衷重新出發

無論是最初的《THE TABLOID》抑或是後來的《CITY MAGAZINE》;無論是第一期「贊育醫院輸錯血」,還是第500期「香港精神」,「城市」這個主題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號外》,而這個「城市」就是香港。當然這42年來,香港的城市故事曾經歷了多次鉅變,由70年代本土思潮開始萌芽,到80年代揭櫫的城市潮流生活,再到90年代的身份危機與再思考,以至2000年代後出現所謂的新本土論述等等,可以發現,「城市」這個概念之於香港,其實一直處於一種多面多變多義的狀態,而這麼多年來,《號外》都有份參與「城市」,並帶頭定義及闡述這個概念,盡力實現我們的另一句口號:「A HONG KONG HERITAGE THAT ISAHEAD OF ITS TIME」。

作為全香港第一本步入500期的月刊,面對著這個逐步進入威權時代的香港,加上紙媒不被看好的當下,我們相信將來的路應該會愈來愈艱難,但與其繼續悲觀地坐困愁城,不如嘗試改變革新來尋求新的出路,於是我們便決定邀請ALAN(陳幼堅)幫忙,為我們設計一個新的LOGO以示變革的決心。其實這幾年ALAN一直非常積極地幫助新一代的香港創作人,像是去年的「香港百貨」,或是上個月的「離騷幻覺」,這位盛名已久的設計大師,仍然對香港充滿信心,並出錢又出力地支持本土創意和文化傳承。這份精神,其實跟《號外》非常相近。「我年輕的時候有看過《號外》,一直都覺得它是本很文青的雜誌。但並不屬於我的,因為當時我不是文青,我也不是一個很集中的人,對於文字的耐性不是很大,所以它之於我,更多是一本美術指南。可是,我覺得它最可愛的地方是,有些東西我看得懂,但又有些東西看不懂;那些看不懂的地方就令我覺得《號外》好高深,充滿挑戰性,會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全部都看得懂。後來,我才知道,一本雜誌是不是屬於我的,原來不一定在於全部都要看得懂,而是它有沒有引導讀者向前思考,帶來進步,提升素質。所以來到今天,我仍然有儲《號外》,有定期購買,就像跟它產生了感情,像朋友一樣。」

而今次他為《號外》設計新LOGO,所考慮的重點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這個LOGO能否呈現出《號外》的精神。「但《號外》的精神是什麼呢?首先『號外』這兩個字有本身的意思,像一種聲音,叫讀者要特別注意;然後這一本雜誌代表了香港,而今天的香港則是一個很密集的城市、是一個多元文化混雜的城市,是一個還有很多東西在等待我們去發現的城市。這些屬於香港的城市特質,都是我想透過這個LOGO去呈現出來。所以我想到從城市鳥瞰圖的概念出發,將一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放在『號外』兩個字的結構上。」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ALAN便把這個新的LOGO做好,我們可以見到白色(空白)的地方代表了街道,有粗有幼有長有短;黑色的則是建築物,有闊有窄有高有矮,結合起來就成了一幅城市地圖,讓「城市」與「號外」真正融為一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展覽 - 號外500封面】上海站

5月20日(星期日) - 6月3日(星期日)

上海八號橋現代藝術基地

【展覽 - 號外500封面】香港站

5月26日(星期六) - 6月3日(星期日)

SPACE 27 -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53-655號東祥工業大廈A/B座10樓

主辦單位:號外 City Magazine

設計夥伴:Alan Chan Design Company

來回顧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設計資訊:陳幼堅操刀「號外」的新LO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