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宣帝開始,西域正式被納入了西漢的版圖!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從漢宣帝開始,西域正式被納入了西漢的版圖!

好了,說完了西羌,讓我們再說一說西域和匈奴的事情。

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西域一直都在匈奴的勢力範圍之下,匈奴還特意派人帶兵駐紮在西域的焉耆一帶,就是為了方便控制西域諸國。後來漢武帝派人打通西域,特別是後來的打敗匈奴和征討大宛,讓漢朝在西域的聲望越來越高。而後漢朝不斷派使者出使西域,就是想讓西域習慣自己這個新朋友。

就這樣,匈奴和漢朝在這塊土地上展開了明爭暗鬥,都想成為西域諸國的大哥。本來漢朝是一直佔上風了,可在漢武帝后期,因為漢朝攻打匈奴失利,再加上經歷了巫蠱之禍,漢朝在西域的勢力就有所減弱了。國家是使者的靠山,隨著漢朝在西域地位的下降,漢朝使者在西域的日子也有點不好過了。舉個例子,西域的龜茲國和樓蘭國,就都曾經配合匈奴人斬殺過漢朝的使者。

到了漢昭帝時期,大將軍霍光執政,為了大漢的尊嚴,他派傅介子出使西域,帶著漢昭帝的詔書,去譴責龜茲和樓蘭國。

傅介子先來到了樓蘭,他責問樓蘭王為什麼要慫恿匈奴人殺了漢使者?

樓蘭王也不敢明著和漢朝作對啊,只好連聲道歉。

傅介子看他這樣,也就順著他的話往下說,既然你知道自己錯了,我聽說匈奴使者最近要來這裡,你為什麼不像我們報告?

樓蘭王趕緊給自己解脫,我這不沒來得及說嗎。匈奴使者前幾天剛來過這裡,他們的終點好像是烏孫國,下一站就是龜茲了。

好嘛,傅介子得到了這個消息,馬上帶人趕到了龜茲國。他用同樣的理由責備龜茲王,龜茲王也是連忙道歉說對不起,這還不算完,傅介子還從龜茲人那裡得知,匈奴使者已經從烏孫國回來了,現在就在龜茲國。傅介子那肯錯過這個機會,他馬上率領手下漢軍殺了匈奴使者,算是報了之前漢使被殺之仇。

傅介子回京赴命之後,漢昭帝非常高興,給他升了官。可傅介子的志向並不止是升官,他向國家的實際領導人霍光進言,大將軍,那龜茲和樓蘭都是反覆無常的國家,他們已經幹了不少的壞事,都沒有受到過懲罰。如果我們不讓他們付出代價,就沒法在西域樹立起我大漢的高大形象。我在龜茲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大王很容易近,我想去把他幹掉,來給西域各國看看大漢的厲害。

霍光想了想,去龜茲路途有點遠,西域國家習慣應該都差不多吧,你還是先去拿樓蘭王試試劍吧。然後霍光向漢昭帝請示,再次派傅介子出使樓蘭。

就這樣,傅介子帶著士兵和金銀財寶就來到了樓蘭國。可沒想到的是,經過上次被責罵之後,樓蘭王根本不願意和傅介子待在一塊,傅介子沒辦法,只好另尋他法。他假裝要離開樓蘭,就帶著人到了樓蘭的西邊,傅介子對樓蘭派來的翻譯說,我這次帶著不少金銀財寶來西域,想把他們賞給各國的國王,可我怎麼覺得,你們國王不是很想要啊!那我還是先去別的國家好了。說完,還把隨身帶著的好東西給翻譯開了開眼。

翻譯一看著局勢,趕緊穩住傅介子,趕回去稟報了樓蘭王。樓蘭王一下子就蒙了,趕緊來見傅介子,傅介子也樂的如此,就跟樓蘭王在一起喝起了酒,邊喝還邊把財物拿給他看。樓蘭王看的眼睛都直了,就著金銀財寶,就這麼一杯一杯又一杯,很快就喝高了。

傅介子看時機差不多了,就輕聲對樓蘭王說,大漢天子派我來跟大王說點私事,我們借一步說話,而後就扶著樓蘭王進了帳篷之中。傅介子先是含含糊糊的跟樓蘭王說著話,突然臉色一變,使了個動靜,兩個漢兵就衝了進來從後面殺掉了樓蘭王。聽到了動靜的樓蘭王手下進來一看,各個都驚呆了,而後反應一致,跑掉了。

傅介子把樓蘭人召集起來,向他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樓蘭王有罪於漢朝,我是奉命來殺他的,以後你們留在漢朝做人質的太子就是新國王了,現在漢朝的軍隊馬上就要到了,你們都給我老實點。要是敢和大漢作對,我就滅了你們的國家。

傅介子就這樣幾招搞定了樓蘭王,而後帶著樓蘭王的人頭回京覆命。漢昭帝論功行賞,讓傅介子做了侯。

漢昭帝給傅介子這個侯封的真是太值了,因為自從樓蘭王人頭被帶回長安以後,西域這些國家對大漢重新產生了敬畏感,不敢輕易再和漢朝得瑟了。

西域各國是害怕了,可匈奴人並沒有害怕,他們繼續在西域發展自己的勢力,漸漸的,漢朝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範圍就劃分出來了。以天山為界,南邊歸漢朝控制,北邊由匈奴罩著。

在天山北邊有一個車師國,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姑師國,漢武帝時候,姑師國和樓蘭國經常和漢朝做對,漢武帝派趙破奴將軍出兵打服了他們。大概是給他們的教訓不夠徹底,這不是之前樓蘭王就因為不配合漢朝丟了腦袋嘛,現在改名叫車師的姑師國又開始惹上了漢朝。可能這個車師國覺得,自己是給匈奴交保護費的小弟,所以對漢朝就一直愛搭不理,總是一副拽拽的樣子。

那一年是公元前68年,漢宣帝剛剛把祖宗打下來的江山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能是為了要給天下人看看,也可能是因為點其他原因,他派遣在渠犁屯田的鄭吉出兵去攻打車師。這鄭吉就利用現有條件,在西域各國召集了一萬多人,再加上自己手下屯田的一千五百人,去攻打車師。

國家名字雖然改成了車師,可還是和以前叫姑師一樣不經打,很快就被漢軍拿下。小弟捱揍的消息很快就被匈奴人知道了,他們發兵來為車師出頭。鄭吉一看,來的好啊,那就擺開陣勢打一架吧。可沒想到這幾年匈奴人也沒落了,看到漢軍真要和自己動手,竟然主動撤軍了。就這樣,車師國歸漢朝管了,哎,何苦改名字啊!

為了保全勝利果實,鄭吉在臨走離開車師之時,還留下了300漢軍,常駐車師。這西域北邊的事情剛搞定沒幾天,南邊又出事了,這回事情發生在莎車國。莎車國的國王萬年是個一心向漢的人,可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在國家內部結了不少仇,他的弟弟呼屠徵殺掉了萬年,還捎帶把正在莎車國的漢朝使者奚充國也殺了,而後自立為王。

因為前幾天匈奴人發兵去北邊解救車師國去了,這呼屠徵就在南邊造謠,說北邊的國家已經都被匈奴征服了,大家要看好形勢,不要再和漢朝混了。被他這麼一攪和,南邊的不少國家也都跟著起鬨,這漢朝通往西域北面的路,可就被封上了。

當時鄭吉的人馬還正在天山北邊,一時半會還不瞭解南方的情況,正巧將軍馮奉世奉命出使大宛國,他一看這局勢不好,如果不馬上把莎車國這股火給撲滅,西域南邊就會亂起來,到了那個時候,漢朝再想重新收拾,可就費勁了。可馮奉世手下沒有帶多少人馬啊,他就隨機應變,假傳大漢天子的旨意,在還沒有真正亂起來的西域各國徵集了一萬五千多人馬,而後進攻莎車國。

呼屠徵是萬萬沒想到漢軍來的這麼快這麼多,很快就被人家攻下了都城,心灰意冷的呼屠徵自殺,馮奉世還是沒有放過他,把他的人頭送回了長安,這一年,是公元前65年。

立了大功的馮奉世沒有在莎車國過多的停留,繼續往北出使大宛國,面對渾身殺氣的漢使,大宛國國王對馮奉世是異常的尊重,在馮奉世回到長安的時候,他帶回了大宛的名馬“象龍”。

經過這些事情以後,漢朝和匈奴在西域的地位就高下立現了。可匈奴的失意不僅僅是在西域,公元前60年,代匈奴統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賢撣,因為與大單于產生了矛盾混不下去了,就帶著手下的幾萬人要向漢朝投降。漢宣帝聞聽後大喜,他特意派鄭吉前去迎接,為了體現大漢的威風,還讓鄭吉在西域的渠犁、龜茲等國徵兵五萬人,一起去迎接匈奴投降之人,一直把他們護送到長安,一路之上如有逃亡者,斬殺之。

因為鄭吉這些年在西域幹了不少大事,漢宣帝封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鄭吉就在西域的中心位置修建了自己的辦公地點,統領天山南北。從此以後,西域正式納入了大漢的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