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宜賓人↑點擊“宜賓翠屏區律師凌明”頭像後,可以私信解決您的問題! “要先關注哦,不然以後找不到”

許多人會說希望變得更加堅強。但人們往往對堅強存在誤解,比如認為變得堅強就是得變得更加冷漠。下面給大家列舉和澄清了一些對堅強的迷思,在嘗試自我提升之前,首先要確保自己沒有陷入誤區: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誤解1:認為“堅強”是天生的。

澄清:有些人認為堅強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品質,並且無法改變:出生時有多堅強,以後就有多堅強。每個人都可以在情緒、行為和認知層面發展,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只是變得更堅強就像改變壞習慣一樣,需要不斷練習和持續的努力。

誤解2:認為“堅強”=“能控制一切”

澄清: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即使規劃再仔細、有再多資源,還是會有不受控制的事發生。堅強者也做不到"控制一切",他們只是更能關注並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而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

誤解3:認為“堅強”=變得有侵略性,能對人頤指氣使(aggressive and bossy)

澄清:堅強的人注重個人邊界,因此他們會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意見,在有些時候他們看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因為他們堅持自己的邊界而並沒有隨意向他人妥協。但堅守原則的方式可以是溫和的,而不代表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或侵略性的方式。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誤解4:認為“堅強”=面對逆境時不會有任何負面情緒

澄清:面對困境,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情緒反應。堅強的人不代表不會經歷失望、彷徨、焦慮等負面情緒,也不代表面對的逆境就比別人少,只是他們最終能面對情緒並妥善地調節和管理情緒。

誤解5:認為“堅強”=不表達脆弱

澄清:許多人認為堅強就是不對任何人表達脆弱,是因為把表達脆弱與懦弱等同。但正相反,表達脆弱是有擔當的表現,它代表人們正視當前帶來困擾的問題,而不是逃避或掩蓋。此外,表達脆弱還能幫助人們變得更加堅強,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談到這個話題。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既然堅強不代表掌控一切,也不代表逞強和毫無情緒,那麼,堅強到底是什麼呢?堅強是指,在面對生活中總會出現的打擊後,讓我們依然能恢復的能力,即“心理韌性”或“修復力”。心理學家將心理韌性定義為:個體良好適應壓力和逆境的能力。在經歷了同樣的困境後,為什麼有些人會一蹶不振、更容易過上糟糕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卻能走向成功?它和人們身上的心理韌性有關。

——摘自《你假裝沒事,因為怕被說“矯情”| 關於“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心理強大”的 5個誤解

(宜賓人關注宜賓翠屏區律師凌明,成為您身邊懂法的朋友。)


【免責及版權聲明】:宜賓凌明律師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並請承擔全部責任。圖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