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手机怕他痴迷,不给怕联系不便,手机该不该禁入校园?

如今,随时随地用智能手机拍照留下生活精彩时刻,出门不用带现金不用带卡,手机就可以解决支付,手机已经为我们成人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了,同时也为我们看孩子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孩子不好好吃饭,摆上智能手机放上动画片,一口一口就喂进去了,孩子太闹,给他一部手机,立刻平静,手机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是越来越多.............

给孩子手机怕他痴迷,不给怕联系不便,手机该不该禁入校园?

手机的便利很多,但手机在孩子身上却是把双刃剑,要用好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要痴迷,它就可能会毁掉一个孩子,有关妈妈因为看手机一瞬间没看住孩子,孩子被正巧拐出来的车子撞到的,还有一不留神溺水的等新闻也是时有耳闻。这不都已经引起教育部的重视了,毕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近期,据报道,教育部发布消息称,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国务院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同时,要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现状,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据报道,《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报告中义务教育的学生存在视力问题,我国青少年视力的整体情况也十分不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目标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 下降到38%以下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和有关部门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中的责任,并提出具体措施,其中包括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等。

这不,法国颁布校园手机禁令,今年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这一禁令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生效。按照新规,法国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手机,除非出于教学目的,或是残疾儿童的特别需要。小编觉得法国这项手机禁令颁布的非常好,要想彻底治愈孩子沉迷手机必须从法律上统一规定,让所有人不存在侥幸心理,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从以往的,个别学校个别班级执行的,有的专门召开“手机销毁大会”;有的每天安排老师站在校门口“安检”,手机概不入校。这些做法,效果也是有的,但要么限于一地一校乃至一个班级,不具备普遍性,要么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与教师、家长的关系疏离。

所以,形成统一规定和制度,在学校、家庭监督、和管理下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从而养成上学不带手机的习惯,这种做法,小编举双手赞成,也迫切希望我国尽快颁布并实施此项规定。家长们可能会担心,孩子有什么事情怎么联系家长呢,我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如果担心,可以给孩子配备电话手表,电话手表仅有亲人,老师,紧急电话呼叫功能。

那么你们赞成手机禁入校园的规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