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英文寫作水平究竟如何?

Oo繕變


在胡蘭成《今生今世》的記錄裡,張愛玲常常為他講解西洋文學,"她講給我聽蕭伯納,赫克斯萊,桑茂忒芒,及勞倫斯的作品"。胡蘭成還特意強調,“愛玲把現代西洋文學讀得最多,兩人在房裡,她每每講給我聽,好象《十八隻抽屜》,志貞尼姑搬出吃食請情郎”。

(圖:上海時期的張愛玲)

這裡面提到的西方作家,分別是蕭伯納、赫胥黎、毛姆及勞倫斯,如今專業人士讀起來都常感畏難,張愛玲卻能在閨房之內隨口道來,論析毫芒,聊作男歡女愛調情增趣之用具,已說明她的英文功底是極好的。

也正是靠著對英語的嫻熟,對英文寫作的揮灑自如,她後半生得以在美國比較獨立地謀生、立足、終老。


就生平與作品來看,張愛玲與其說是中國文化的寧馨兒,毋寧說是西方文學給她的意志、趣味及精神內核定調。

張愛玲出生1920年代,她成長的時期,中國文化傳統日薄西山窮途末路,像當時多數上流社會家庭子女一樣,她接受的是西洋文化教育。她的母親是新派洋作風;她年少住家是上海麥根路 313 號的仿西式豪宅;她的初、高中是在純英文教學的上海聖瑪麗亞教會女校上的;中學期間她就在校刊《鳳藻》上發表英文隨筆;1939 年她是以遠東區第一名的傲人成績考取英國倫敦大學的,只因二戰阻礙,不得已入香港大學讀書;根據現有文獻,早在1942年一年內,尚是大學生的她,就寫作了一系列的英文影評與散文,發表於當時著名的英文月刊《二十世紀》(The Twentieth Century)上;港大三年,為了更好掌握英文,她強迫自己完全不看中文書。可以說,在青少年時期,張愛玲的英語基礎就十分了得, 她早期的企向、旨趣及眼界,也幾乎都來自西方文學的滋養,雖然她從小也愛看中國古典小說。

(圖:香港大學校內一角。此樓是青年張愛玲流連之所,電影《色戒》亦曾在此取景)

後來,因為政治異見,她流亡美國,起初數十年幾乎是靠英文創作及翻譯謀生,可稱雙語作家和翻譯家。為了生活,改變貧困境遇,她立志成為另一個林語堂,雙語兼通揚名中西,為了這個,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在英文創作上的努力。1953 年,她的英文長篇處女作 《秧歌》在美出版;次年,《赤地之戀》出版中、英文單行本;其餘很多隨筆也以英文寫就;除了英文寫作,她還涉足中英之間詩歌和小說翻譯工作。為了為了能夠掙錢生活,這位過去養尊處優的女子可謂拼盡全力錘鍊自己的英文寫作水平。

她的英文水平足夠可以了,但可惜滿腹才華無人欣賞,她寫的那些英文作品,總“兜來兜去找不到買主”,日子是風雨貧賤中苦熬的。


但是,平心而論,以事實說話,倘要說張愛玲的英文寫作能力如何如何精妙,可能又是說不過去的。

也就是說,張愛玲的英文能力,不管口語還是文字表達,雖說都足以驅使,但她的母語畢竟是中文,她並非是在英語國家環境中長大,連如胡適、林語堂那些人的留學經歷都沒有過,去國之前的創作也都賴漢語以存,她的英文能力大概只能說是“足用”,要“曲盡其妙”估計是力不從心的,真要在西方世界以英文作品和同時代的毛姆、艾略特等人競爭,實在是勉為其難的,也是不大現實的。所以,她在美期間,寫了很多英文作品,但始終知音難遇,落落寡歡,得不到欣賞。

香港名學者劉紹銘說,張愛玲的英文,是脫離語言環境純自修得來,是典型的“秀才英文”。一個人從小“浸淫”在中文母語之中,不管她以後如何費心學習,英文終究還是“外語”。所以,張愛玲的的英文寫作,可以清麗典雅,但卻不是可以達到玩弄於股掌間水準,有時“太一板一眼了”;而她本身的能力,在於體貼入微地描繪中國末代情緒式的世俗生活,刻畫中國社會人情物理中的細枝末節,充滿繁複的意象、新舊雜糅的表達、精巧奇特的譬喻、七寶靈臺雕刻般的清句麗詞,她的這一套看家本領,在英文語詞的莽原中,她是有些手足無措的。

圖:1995年9月8日中秋節前日,張愛玲事先將重要證件放進手提袋留在門邊,躺在一行軍床上安詳而逝)

所以,1968年的夏天,張愛玲最後想搏一搏,準備自己的“得意之作”《金鎖記》推廣到西方世界中去,用心自譯成英文時,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迷弟”夏志清看過後,會感到不滿意,動手給她做了細緻的改譯。這件事,散文家董橋在《給自己的筆進補》一書中,專門寫有《夏志清改張愛玲英文》一文,大量舉例,以志其事。

我們也從中得知,以張愛玲之天縱才情,半生“英華沉浮”,待真換了一副筆墨,竟然也會舉步維艱。好在有些人之所以被捧為“女神”,並非由於她是全能的。

2018,8,26,午間偷閒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據有關書籍介紹張愛玲約英文水平(口語,寫作方面)比中文好。其自幼愛到良好教育(包括英語)曾考上英國的大學(當時有考埸設在上海)因戰爭暴發海路不通而改上香港大學。你可想想其英語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