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並非每樣民族服飾都精巧唯美,但幾乎都蘊含了真實、樸素,乃至濃烈的情感。這種情感,有的是男女之情,有的是大愛。今天,讓我們就聊聊民族服飾背後的情感故事。

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丨火草葉片

火草衣與血淚之情

火草衣在雲南很多地方都有。是用一種野生的“火草”紡線製成的衣服。從技術上講,火草衣相當原始,幾乎就是從大自然裡採摘天然植物,簡單加工而成。但白依人的火草衣背後卻不簡單,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鶴慶縣彝族白依人,是彝族中一個獨特的支系,學者們稱他們為“葛潑”支系。每年立夏日,在朝霞山,他們要穿著珍藏的火草衣,隆重祭祀為他們而死的蓮母老祖。

傳說,蓮母老祖九百歲時,與子孫們住的小涼山起了大火,燒死了許多兒女。樹木燒光,石頭燒裂,白依人面臨滅絕的危險。

後來,一群蜜蜂馱著剩下的十個人,蜂王馱著蓮母老祖,飛出烈焰包圍的高山。但濃煙使他們迷失了方向,在飛越金沙江時,他們失散了。蓮母老祖被蜂王馱到朝霞山。

她想念失散的兒女,每日站在山頭吹竹管呼喊他們。口吹乾了,唇吹破了,鮮血沿著竹管飛濺,灑落地上,變成一朵朵小花,當地人稱之為火草。

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丨火草葉摘回來要清洗

蓮母老祖後來死在朝霞山上,她的雙眼化為兩股清泉,就是現在的珍珠泉。散落各地的子孫繁衍了不同的後代。他們通過蜜蜂知道蓮母老祖的情況後,約定時間匯聚到朝霞山,模仿蓮母老祖,用數十支竹管(後來變成嗩吶)對天空長鳴,聲聲嗚咽。人們湧向淚泉,取水痛飲,同唱一首叫《蘇別阿里囉》的古歌。

然後,大家分頭到山中採摘火草,節日結束後將採集到的火草拿回各自家鄉,曬乾,取出纖維,紡成線,再摻以棉線、麻線,織成火草衣。火草衣製作很費時,但他們認為這是蓮母老祖呼喚兒孫時流下的鮮血所化,火草連接著白依人與蓮母老祖的血淚之情。

信物與另一個世界的愛

基諾族是中國最後一個被識別為單一民族的少數民族,人口只有2萬多,但卻創造了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他們流傳有200多首曲調不同的歌,可謂音樂最豐富的少數民族之一。

這些音樂裡,有一種今天已經沒有人能完整唱完的《巴什情歌》。古歌很長,可以唱幾天幾夜,內容是講述兩個青梅竹馬的“巴什”情侶,因為是同一個氏族的成員,不能婚配,於是男子另娶他人,女孩鬱鬱而終。古歌像講故事一樣,一直講述到女孩死後,在另一個世界,對巴什情郎的漫長等待,以及為了跟巴什情郎在一起的各種努力,最後她變成谷貝神,返回人間,尋求結合的途徑。

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丨穿著傳統服裝的基諾族小孩

《巴什情歌》講述的是被禁止的愛。巴什戀人希望死後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相愛。於是,他們要在生前就給彼此信物。女子贈送男子的信物一般是繡花手帕和長約兩丈的刺繡腰帶,而男子贈送給女子的則是雕刻精美的口弦和煙盒等物品。

這些信物生前被妥善保管,即使各自跟其他人結婚後,也不能被幹涉。一旦巴什戀人去世後,男贈女的信物,就被放在女子獨木棺的枕邊,女贈男的手帕用以覆蓋死者的臉,二丈長的腰帶還要緊繞男子的獨木棺三圈,表示愛戀的承諾將到另一個世界兌現。

撒尼人的包頭與彩虹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以《阿詩瑪》的史詩聞名於世。撒尼人的服飾花包頭很特別,像彩虹,背後也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一個撒尼姑娘愛上了一個放羊小夥。姑娘的父母不願女兒跟窮小子來往,姑娘只好跟小夥子偷偷幽會。

小夥在幽會途中,為了防範野獸,就拿了一個大葫蘆,裡面裝了小石子,遇到野獸時,猛搖葫蘆,發出的響聲很大,能夠把野獸嚇退。小夥的妹妹有次見葫蘆裡裝的是石子,怕哥哥餓著,就換上了炒麵。不巧這天小夥碰到了野豬。他搖葫蘆時,裡面是炒麵,搖不響。結果野豬撲上來,一嘴咬在他肚子上,腸子都流了出來。

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丨石林景區戴彝族撒尼人彩虹帽的姑娘

小夥忍痛把腸子塞回去,爬到與姑娘相會的地方,見到姑娘後就死了。他死後,姑娘很傷心。小夥被火葬時,姑娘不顧一切往火裡跳,準備殉情。第一次被人救下,後來她又想了各種辦法,最後跳進了火海。人們想去拉她,只扯下她的兩個衣角。這時,火堆上升起了兩股火焰,化成美麗的彩虹。

從此,撒尼人把彩虹叫做“賽木斯木達瑪”,就是姑娘小夥名字的合稱。為了紀念殉情的姑娘,撒尼姑娘的包頭就照著天上的彩虹做,還要縫上兩個繡花的小三角,象徵姑娘殉情時被扯下的衣角。這個小三角,直到姑娘出嫁後,與相愛的人合成一家,才取下來。

殉情姑娘與情人死後化為彩虹的傳說,在彝族阿細人中也有流傳。只是,阿細人姑娘模仿彩虹做的不是包頭,而是腰帶。

血淚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雲南少數民族服飾背後的悲歌

進入消費社會後,買買買成為常態。可遺憾的是,能輕易買到服飾,卻再難買到如文中所述的服飾背後的情感。服飾只保留了使用功能,卻丟失了更有魅力的情感及文化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