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古陶瓷是中國的國粹,亦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一件精美的古瓷,它的造型、釉色和工藝,均豐富的表現著古人的藝術觀和審美觀。一件古瓷的價值不僅展示出陶瓷工藝技術所達到的高超的水準,同時還凝聚著悠遠的人文歷史和藝術沉澱。

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然而花有榮枯,月有圓缺。古瓷業的發展經歷了歷史的動盪、戰亂的摧殘,從興盛繁榮發展到現代,是難以回到歷史的高峰。於是就出現了古瓷的仿製專家,黃雲鵬正是這一靈魂的藝術行業中的領頭人,被稱為“中華仿古瓷第一人”。

他是中國著名的景德鎮古陶瓷鑑定、仿古專家,擅長繪製元、明青花,並對歷代古瓷原料配製、成型、裝燒等工藝研究頗深。其先後出版了《景德鎮古陶瓷紋樣》、《景德鎮民間青花瓷器》、《黃窯說瓷》等著作。2005年中國政府贈送給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禮品瓷“仿清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仿清乾隆粉彩壽桃紋天球瓶”正是佳洋“景德皇窯”瓷。

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空前絕後的藝術造詣

秉持一身浩然正氣,錚錚風骨,黃老先生砥礪前行,不忘初心,堅持把每一件古瓷藝術品做到最大程度的歷史的還原。其創作的藝術瓷作品,筆法老辣、構圖空靈、氣韻生動,具有渾厚、凝重的藝術風格。作為一個老藝術家,一個以古瓷為靈魂依靠的研究專家,有一句話是他始終高舉的旗幟,那就是“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仿古藝術品,不是贗品”。

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所謂仿古,是指後代模仿前代的名品而仿製出來的品種。仿古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學習前代和別家的長處,如宋代的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在當時便有其他的窯仿造,雖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風行於世。二是慕古,即對古人的崇敬和欽佩。從古至今一直就有仿製古玩的風尚。

而贗品一般出現在清末民初,即在原有古玩珍品基礎上進行重新加工,採取後加彩、後加年款、磨底、重組、作舊等方法,冒充真品。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高仿技術也愈加成熟,尤其在景德鎮亦或者說在民間行家的操作之下,高仿成為一種雲巔之上的、難以控制的行業存在。因此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黃雲鵬一直用生命在詮釋著如同文藝復興般的,仿古瓷技藝。他仿製的古瓷幾可亂真,然而他同時又致力於打假,教人識別贗品。他每年開辦“古陶瓷鑑定班”,在全國各地普及陶瓷鑑定知識。藝術家的正氣和風骨由此得以最好的註釋。

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白首不渝,創造新生

雖說黃雲鵬最有名的造詣在於對古瓷的仿製,一埋頭就是四十餘年,青絲熬成白髮。然而他沒有停下腳步,年近古稀之時,他又將滿腔的熱情和爐火純青的專業技藝投入到創作中去。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黃老先生這一步走得篤定、邁得穩健,“我要創作,一定要超出歷代所有官窯瓷器,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可能出手。”世博會期間,他的首次原創之作《國瓷2010》在上海首發,第一批限量定製100件,卻收到了訂單近千份。

黃雲鵬:仿古和造假是兩回事,我做的是藝術品,不是贗品

黃雲鵬的堅持,來自於對自己的多麼年的累積的自信,更是來自於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崇敬和堅守,他相信中華深邃豐富的文化還有廣闊的空間讓他去馳騁。這一份自信,不是名利築起的高臺,而是一種身存內心的功力,黃老先生這一生,可以說是用生命築瓷魂,他復原過的作品之多,之妙,之絕,是令世人都歎服的。

中國需要更多這樣的藝術家的堅守,中國的國粹,亦需要更多這樣的傳承和發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