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藝文投:藝思君
低價藝術品,能買得起的人要多出很多,或許其絕對稀缺度不如那些“天價拍品”,但相對稀缺度可能會遠遠超過它們。增值空間往往與相對稀缺的程度成正相關。古玩藝術品價格瘋漲了30年,還能繼續漲多久?
20多年前,古玩藝術品拍賣市場興起初期,人們大多僅僅是為了投資而買進藝術品,由於急於賺錢和對於投資風險的恐懼,投資者一見到利潤就會賣出;其中一些人不斷吐故納新、買優賣劣,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藏品架構;極少數人由於手頭寬裕,不急於掙錢而真正做到“只買不賣”的收藏;還有很多人對專業知識一知半解,見便宜就上,聽忽悠就買,因而收了一屋子假貨。那麼,最後一種做法投資風險最大。
收藏投資理念的轉變
當下古玩藝術市場的另外一個趨勢是兩極分化現象加劇,一邊是高端市場突飛猛進,富豪們在拍場上激烈地競價,爭奪心儀的藝術作品,頂尖作品的價格持續攀升,新的天價作品不斷地誕生;另一邊是低端藝術品市場在萎靡,去年佳士得宣佈關閉了主打中低價位藝術品的倫敦南肯星頓拍賣,儘管這個部門曾經受到過買家的歡迎,但是佳士得對於高端領域的偏重使得他們不得不對中低端市場有所捨棄,由此可以見得明顯的市場兩極分化。
以近些年的天價作品的流向,可以發現市場格局的變化。有的品種,比如古代書畫、古籍善本、佛像等,跌得少,漲得多,如今皆已創出新高;而像當代書畫、當代藝術等品種卻一直跌跌不休,難以企穩。
從購買力來看,古玩藝術品市場的全球化,高端市場的狀況更加明顯。當然市場也會有一定的區分,不過總體來說由三大板塊支撐:一直強勁的美國藝術市場;以倫敦為主的歐洲市場;而第三就是佔有全球1/3的市場份額的中國。
隨著藝術品市場不斷的發展、天價的藝術品的出現,一些富豪開始進行對藝術品的投資,或是利用藝術品作為抵押去貸款以獲得更多資金,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藝術融資”。
這種活動在美國其實已經非常盛行了,一些美國信託機構、銀行已經開始接受藝術品抵押。藝術金融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對於亞洲的收藏家們來說,更有效的進行藝術品融資可以幫助他們釋放資金,用於投資或者進行其他的收藏。古玩收藏品的週期性輪轉
歷史悠久的國際古玩藝術品市場已經形成了聚聚散散、循環往復的週期形態。由散到聚的收藏品規模,只在出現各種變故(去世、離婚、破產)時才會再次散出。
藏品不斷被買走,又不斷有新貨釋放出來,藏品被重新整合。這成為了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常態。內地收藏藝術品的歷史僅有二十幾年,仍處於慢慢由散到聚的進程中。絕大部分藏家正處於年富力強的年齡段,因此要等到這些藏家的後代散出藏品至少還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時間。
未來僅僅靠內地現有的存量藏品和少量海外迴流增量,必然難以滿足市場上不斷增加的需求,古玩藝術精品在供不應求下,上漲的趨勢似乎不言而喻。而那些普貨古玩藝術品,其增值幅度遠遜於珍品。說到底,九成以上普品難以升值,買來玩玩開心就好。
未來,古玩藝術品投資前景
古玩藝術市場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它的彈性非常強。反觀過去十年藝術品市場的情況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儘管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藝術品市場有受挫,但是它很快就恢復起來了。通常來說股票、金融市場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調整,而藝術品市場則相對恢復更快。
近年來內地藝術品大眾消費市場增長明顯,未來有著很大的市場想象空間。但大眾消費主要位於市場中低價位的某些品種,對中高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支持力度短期內也許十分有限。拍賣場上能拍出“天價”的往往都是十分精美稀缺的藝術品,這些高價拍品一定屬於絕對稀缺,但未來投資的增值空間卻不一定超過那些較低價位的藏品。
雖然“天價拍品”存世十分珍罕,但由於其價位過高,喜歡並有實力購買的人鳳毛麟角,也就是說其相對稀缺度並沒有那麼高。一般而言,藏家購買“天價拍品”的出發點常常不是投資,而是收藏以及藏有國寶所體現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例如,201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1.694億港元拍出的一件“清乾隆御製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碗”,曾於2003年以2918萬港元拍賣成交,15年間增值4.8倍,其投資效果明顯不如同期拍賣過的很多中低檔瓷器和書畫,未來投資回報也許將更低。
然而,低價藝術品由於以往升值的幅度不大,能買得起的人要多出很多,或許其絕對稀缺度不如那些“天價拍品”,但相對稀缺度可能會遠遠超過它們。
未來投資增值空間往往與相對稀缺的程度成正相關。當下,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經典作品的價值,世界上主要的博物館也加大了收購古代藝術作品的力度,所以很大一部分古代作品並不會流入市場。這使得作品供應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相比於現當代作品來說尤甚,這是古代藝術品市場的一個侷限。當然對於古代大師來說,他們的作品價值無法用金錢與市場來衡量,因為他們本身的作品數量就是有限的。
可以看出現在的古玩藝術市場當中存在一些困惑和矛盾,但這是市場的常態,需要參與者通過觀察表象下的趨勢和暗流,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斷。
上海亞藝文投 | 亞洲藝術畫報artasian.cn
閱讀更多 亞洲藝術畫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