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修行初步

《大學》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

大家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南懷瑾”是個學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學一點修身養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過,這個觀念錯了,不是這樣一回事。我知道之後,自己反省,是我太馬虎了。大家要學(修身養性),就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套是長生不老之學,什麼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不要存這個動機。我活到九十歲,一輩子都在找,也沒有看到過你們想象中的仙佛。 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粉絲”,據說外面有我很多粉絲,其實都是假的,他們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們連我的《論語別裁》都沒有看懂,先讀懂了《論語別裁》才知道什麼叫修行。《論語》真正講的是聖賢做人做事的修養之道,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內聖外王之道。另外一本書是《原本大學微言》,要問打坐修行修養之道,這本書開宗明義都講到了。

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國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上,把孔子看作是個人,不必加上亂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 超凡入聖三綱 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解釋《大學》這本書,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 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德”、“親民”、“至善”,是《大學》的三個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於至善”是超凡入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

有人說要學佛,請問,什麼叫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做“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覺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眾生。這跟《大學》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這些都完成了,“止於至善”,這樣就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圓滿。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原則一樣。如果沒有中國文化這個修養的基礎,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誤誤人罷了。 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既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

你看《大學》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禪定,這個禪定的翻譯就是“知止而後能定”來的,所以禪定,也叫作“靜慮”。 一切音聲皆是咒語 跟著三綱,還有八目,八個方向。怎樣能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 這一段內容你可以當成咒語來唸,是真的哦。

我書上提到過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我年輕的時候,跟大家一樣,到處求師,求神仙,拜菩薩求佛,要修行,找門路。當時去大後方,經過長江湖南的邊緣地帶,有一派修道的人,裡面有個神仙,徒弟很多,據說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了病找他,他會畫符唸咒,拿一杯水,嘴裡念,手在水上畫,喝了病就好了。真厲害,好像小病就喝好了。我心裡想,這是什麼咒啊?還是出家人都畫得大悲咒水啊?所以我非求這個法門不可,磕頭花錢,向他求了半天,花多少錢都要學。他說“六耳不同傳啊”。什麼叫“六耳不同傳”?你磕了頭,花了錢,過來跪在旁邊,只對著你一個人的耳朵講。先傳你五個字的口訣。當時我規規矩矩跪著,聽他說五個字的訣是“觀世音菩薩”,連“南無”都不要念了。 哎呦,我一聽,這個我祖母、我媽媽都會念,還等你教我嗎?至於咒語,他就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這一套。我一聽,整個心都涼了,我八歲就會了,還等你傳我這個咒? 當時我年輕,學了以後笑一笑,也磕頭謝師,但心裡不理這一套,拿現在的講法,這玩意兒騙人的。

不過,我錯了,學佛以後明白他沒有騙人,為什麼?佛法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大學》也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我的意已經不誠懇了,所以不靈。如果意識一旦誠懇,就是精神起了作用,所以《大學》這段話也是咒語,真話!你拿一杯水這樣放好,先念觀世音菩薩,寫中國字,然後念這一段,要很誠懇哦,三次一口氣唸完,好了,跟大悲咒一樣靈。這是我年輕時經歷的一段故事。

所以唸咒子啊,找這個仁波切,那個活佛,拜那個師父,統統都是形式。只要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就可以做到“格物”。大家打坐,這裡酸那裡痛,心裡根本沒有誠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體,想練出一個什麼功夫來,意不誠呀! 我太太九十多歲去世的,她一生到臨終,都念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唄咪”,最後安然放心而去了。 致知、誠意,就是學習靜坐,乃至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一切修養功夫的基礎。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

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經的,所以這一本《原本大學微言》出版以後,沒有人提出來向我討論,出書到現在幾十年了,沒有一個人問過我,你就可想而知了。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憐吧!問我的都是怎麼樣打坐啊,前面看到光啊,下面放個屁啊,都是這一套問題。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最怕是似通不通,尤其現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知識很淵博,慾望也很多。儒家怎麼做到?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

格物致知方得定

什麼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諸位如果帶過嬰兒,就明白,我們自己也做過嬰兒,只是當時的情況忘記了,但現在應該可以回想得起來。

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冷了都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這個知,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孃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

那麼,怎麼叫“格物”呢?不要被外界的物質、境界、感覺引誘牽走叫格物。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引誘,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痠痛難受,身體也是個外界的物啊!“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會發現,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楚了,再講打坐。

“為什麼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為什麼來學這個呢?因為我追求一個東西。”你這樣想,已經上當了,被物格了,不是格物,是物把你格起來了。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地在這裡,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後有定”,這時候,那個“知道一念清淨的”,就是知性,一念清淨就是意誠,念念清淨,知性隨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意誠而後心正”,一切境界都不沾,這個就是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礙、衰老,就會慢慢轉變過來。打坐當然有反應,但如果拼命管身體的反應,就沒有格物,又被物格了。“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些都是功夫啊,要修多少時間呢?看個人情況不一定的。

達摩格物之道

“致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修行上的“致知在格物”,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思想都瀟灑地放下,就是格物。“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近乎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但是,即使得了灌頂,也沒什麼了不起。達摩祖師有一段話很重要:“諸佛無上妙道”,佛法是無上的大法,“曠劫精勤”,不是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積起來的功德。“曠劫”是很多生很多世。“精勤”精進勤奮的修持,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這樣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他是罵二祖,你說你跪在這裡,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

我勸大家不要搞這些,拜了幾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發不了財,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是幹什麼呀?慢慢修吧。

內聖外用天人之道

《大學》講“修身”、“正心”、“誠意”,後世的儒家稱之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同佛法一樣,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百姓,都看作是一個人,都要先以這個文化作根本。這就叫內養之學,佛家稱之為內明。

下面的一句是:“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沒有做到這個根本學養,只求外面的知識,是捨本逐末。換句話說,人們沒有內聖的修養,卻想齊家治國,達到天下太平,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內容,大家必須仔細參究,它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咒。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有人問我生死問題,我說世界上有些修行人,未死前,自己預先知道死的時間,這叫做預知時至,這就是知性問題。知性修養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誠意,意誠了,一念專一就會有神明而通之。

所以儒家“中庸”也告訴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誠意正心,可以預先知道的。

中國文化講修身養性,是身和心兩個方面。靜坐的重點是修心,這個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的,就必須起來做事了。所以這一次教大家易筋經,什麼道理啊?就是修身。

身的方面是合理的運動,不是劇烈的,劇烈的運動有時候傷身體,譬如西洋的運動,跑步、跳高、打球,有時候比較劇烈。中國的這一套運動,少林武當這樣內養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話,“動以修身”,運動是在修身,“靜以養心”,打坐是修心。“身心兩健”,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動靜相因”,動是靜的因,靜也是動的因,動靜互為因果。

今天我們反省下來,要回轉來走自己文化的舊路,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大學》是孔子傳給學生曾子,曾子總結下來的,是四書五經之一。我們當年受教育,八九歲就讀這幾部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講內聖外用的修養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