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海航集團的“瘦身行動”仍在繼續。

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官網發佈公告,宣佈決定註銷渤海徵信有限公司(下稱渤海徵信)徵信業務經營備案,渤海徵信持有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證》作廢。公告顯示,註銷的原因是“公司業務調整,主動申請退出企業徵信業務備案”。

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公開資料顯示,渤海徵信是海航雲商旗下的信用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後者是海航集團旗下大型新金融創新投資運營平臺。渤海徵信於2016年5月獲得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證。資料來源:啟信寶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也在中國保險協會官網披露了最新的增資及股東變更方案。該方案顯示,將新增7.5億元註冊資本引入新股東,原有的兩名的股東,海航集團退出,新光人壽減持。

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海航集團原持有2.5億股股權,其中1.9億股擬轉讓給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0.6億股轉讓給上海冠浦房地產。新光人壽則將所持有的2.5億股股權轉讓出一半,其中0.75億股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管,0.5億股轉讓給深圳市國展投資。新光人壽同時宣佈增資1.875億元,最終持股3.125億股,佔比25%,成為新光海航人壽第一大股東。

7月30日,海航集團旗下互金平臺深圳前海航空航運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稱前海航交所)在官網發佈良性退出公告宣佈,已向深圳市金融辦溝通、彙報,於7月30日對B2C平臺業務正式啟動主動良性退出工作,其他主營業務將不受影響,繼續開展運營。

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對於退出原因,公告表示,在政策要求和海航集團“聚焦主業”業務調整的背景下,決定主動退出B2C業務。並稱後續將精力聚焦航空資產交易、科技金融等領域,進行業務轉型升級。

海航清理金融資產“進行時”:企業徵信和B2C業務都退出了

前海航交所表示,主動退出業務安排需融資企業重新調整還款計劃,將在深圳市金融辦的溝通、監督下,積極與投資人密切溝通,公開、有序、安全地開展兌付工作。平臺同時承諾,“海航集團將會監督、協調各融資企業積極履行還款義務,如融資企業不能償還,海航集團承諾將保障所有投資人的投資資金。”

據官網介紹,前海航交所成立於2014年4月23日,註冊資本2億元。主要業務包括“航空資產交易”、“航運資產交易”和“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累計服務個人用戶超137.4萬人,機構用戶1243家,累計交易額已超1600億元。

除了上述這些平臺和業務以外,今年以來,海航系已經陸續轉讓皖江金融租賃、廣州農村商業銀行、永安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股權,這一切動作都顯示,海航清理金融資產“正在進行時”。

在此之前,海航已上演地產“大撤退”,處置了多個地產項目。今年4月,海航集團副董事長李先華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專訪時就曾透露:“接下來海航還將陸續轉讓所持有的金融機構股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牌照。”

海航集團官網顯示,公司目前的產業板塊已經從最多時的7個(旅業,實業,資本,現代物流,科技,創新金融,新傳媒)縮減到了4個(航旅,物流,資本,科技)。其中海航資本旗下擁有渤海人壽、聯訊證券、華安財產保險等多家金融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