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的第三方擔保,靠譜嗎?

熟悉網貸行業的投資人,應該對風險準備金(也叫風險備付金)不陌生。

在57號文之前,風險準備金曾經是平臺應對逾期的利器;另一方面,投資人也很吃這一套,被看作平臺安全與否的標誌。

因為它的存在,是的平臺更容易吸引投資人,投資人也獲得穩健收益,稱得上「雙贏」的存在。

不過,去年以來,不少網貸平臺紛紛對風險準備金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改及下線,開始轉投第三方擔保的懷抱。

那麼,網貸行業的第三方擔保,究竟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在左哥眼裡,平臺的第三方擔保,主要是在平臺的項目逾期時,由第三方擔保機構為投資人的本息提供全部或者部分賠付。

1. 第三方擔保真能保平安?

P2P平臺的第三方擔保無非是兩種性質,融資性擔保公司和非融資性擔保公司。

那我們怎麼去區分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擔保公司呢?

其實很容易,因為融資性擔保公司,需要地方監管部門頒發許可的,才能在名稱裡使用「融資性擔保」,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就不允許了。

一般情況上,融資性擔保公司會比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靠譜一點。

因為融資性擔保公司具備貸款擔保、項目融資擔保等資質,是受法律認可的擔保公司。

2. 融資性擔保公司就靠譜?

你有沒有注意到,小編說的融資性擔保公司也只是靠譜一點?

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融資性擔保公司,獲得的只是地方監管部門的經營許可。實際上呢,這個行業不規範的地方也多,擔保公司倒閉、跑路的新聞並不罕見。

第二,監管規定, 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融資性擔保總額度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0倍,超過是會被吊銷經營許可的。

這條主要是防止融資性擔保公司過度擔保,在借款人違約時有能力進行代償。不然平臺項目逾期時,擔保公司賠償不了,損失還是得投資人自己承擔。

第三,根據我國的擔保法,保證責任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

一般保證:當證明借款人無法履行債務時(比如完全還不上錢了),保證人(擔保公司)代為賠付。

連帶責任保證:一旦借款人逾期,債權人就有權要求擔保公司在擔保範圍內進行賠付。

也就是說,連帶責任保證比一般保證要安全一些。所以,我們投資的時候看平臺和第三方擔保公司的合作,注意是哪種保證方式。

3. 非融資性擔保又怎麼樣?

話說回來,雖然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背書效應,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比起很多平臺合作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來說,還是要強上不少。

那麼,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又是怎樣的呢?

小編研究過,常見的給P2P平臺提供擔保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主要有小貸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等。

一般來說,這些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之所以為平臺提供擔保,大多數跟平臺的資產端有合作,既然為平臺提供了債權,那就順便再提供個擔保。

比如說,有些平臺(比如說愛錢幫)的第三方擔保,就是債券回購。這種既是債權提供方,又是債權擔保方的,顯然不是真正的第三方擔保。

換個角度來說,上面提到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一定有債權回購能力嗎?

不一定,因為可能他們公司自身的流動資金都有限,一旦擔保的平臺真大面積發生逾期了,這些做擔保的公司,恐怕也沒那麼多錢拿出來墊付呀!

又比方說,有些平臺的第三方擔保公司,不具備擔保資質,然後是註冊資本也有限,給大平臺做擔保,你能相信它們嗎?更別說一些平臺跟擔保公司之間有關聯擔保之嫌。

4.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在公司屬性上,融資性擔保公司,比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靠譜一些;在擔保方式上,連帶責任保證比一般保證要強。

說到底,第三方擔保只是安全保障方面的一個方面。你的本金安不安全,最後還是得看平臺靠不靠譜,得看平臺自身的運營能力、業務模式以及風控能力。

畢竟,不管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還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償付能力都是有限的,更何況有些擔保公司實際上不具備任何償付能力。

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