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被西方列強侵略的歷史,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清政府長期以來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不與西方各國往來,而且也不準備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晚清政府可以忍受著列強的欺辱苟且偷生,可是中國一些接受了先進思想的青年卻不準備就這樣一直被動。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所以晚清政府內部也分為了嚴格對立的兩個陣營,一派是頑固的守舊分子,這群人一直以為中國的封建制度是最完備的制度,不需要向西方學習,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槍炮技術就可以重振大清的雄風。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而另一派卻看到了清朝的國家機器已經嚴重老舊,需要徹底的去學習改革。這一派的人積極的尋求各方面的變革措施,其中有一個人更是鐵了心的要通過變革來挽救大清,這個人就是愛新覺羅良弼,他的爺爺就是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的大學士伊里布,所以從小就看到大清被列強欺負的良弼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種狀況。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的良弼懷著報國之心回國後,在清朝擔任了禁衛軍第一統領的職務。當時的清政府因為腐朽不堪,在外患的威脅下更是面臨著內部各地革命黨人的壓力。但是良弼卻覺得革命推翻清政府並不是最好的方法,通過內部的一些變革完全可以達到近代化的程度。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他不想看到革命黨把清朝推翻的那一天,所以他上書朝廷要積極的鎮壓革命黨,並且要在內部推動近代化的變革。而此時的愛新覺羅良弼更被滿清朝廷,尤其是滿清貴族們視為了最後的“良將”與“希望”。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但是當時的朝廷已經沒有之前的權威了,不僅對很多地方的管理已經失效,就連朝廷的內部也已經到處是袁世凱的勢力。這時候的袁世凱雖然表面上為清政府去四處鎮壓革命黨人,但是實際上一直在為自己做打算,看到袁世凱的不良居心的良弼多次的上書想要罷免袁世凱,但是此時的袁世凱已經不是清政府想不用就不用的了,知道實情的袁世凱不僅沒有被免職,反而把良弼給罷免了。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被罷免後的良弼並沒有放棄,他和一些仍然想挽救清政府的人一起建立了一個民間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組織的宗旨就是要求變革,反對革命、反對清帝退位。他們這一群人被稱為“宗社黨”,雖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是已經是枯枝殘葉的清政府已經無法在挽救了,在革命黨人的推動和袁世凱的逼迫下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不得不退位。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在溥儀退位之前革命黨人一直把袁世凱當成最大的保皇勢力,但是袁世凱發表聲明支持共和之後,他們的矛頭就指向了這個良弼。所以良弼就成了革命黨人暗殺的首要對象,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良弼就被一顆炸彈給炸傷幾天後不治身亡。

清政府最後的“良將”,被人暗殺後卻表示,殺我的人是個大英雄

良弼臨死之前並沒有抱怨革命黨,還曾說過:殺死自己的人肯定是一個大英雄,希望他們能夠真正的拯救民眾於水火。他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大概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和革命黨都是想要救亡圖存,既然自己的一套行不通,那麼大清真的是氣數已盡,只要能成功救國救民,自己死也沒有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