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其實只是節選,你知道完整版的范進故事嗎?

《范進中舉》其實只是節選,你知道完整版的范進故事嗎?

《范進中舉》節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代表作《儒林外史》。講述的是明朝讀書人范進,一生參加科舉考試無數,卻一直到年近五十才考上個秀才。誰知時來運轉,竟一口氣考上了舉人。這個消息對他的衝擊力太大,導致他聽到自己中舉的消息後發瘋了。通過這一系列故事刻畫了一個趨炎附勢,好官名利祿的百態社會。

而這篇出現在我們小時候語文課本的課文卻只告訴了我們范進中舉前後的生活及變化,但其實在《儒林外史》中,作者還寫到了范進中舉之後的故事:

范進中舉後,在張鄉紳的巴結下,住上了大房子。范進的老母親這輩子沒見過那麼金銀財寶,喜極之下引發了心肌梗塞,竟一命嗚呼。

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范進必須得為母親守制二十七個月,即丁憂。因此,他便無法參加這次在北京舉行的會試了。

范進中舉三年後,丁憂結束的范進赴京參加了三年一度的會試。他首先拜訪了他的恩師,周進。

《范進中舉》其實只是節選,你知道完整版的范進故事嗎?

想當初,周進的境遇和范進也極其相似,到了六十歲才考上秀才,而後一鳴驚人考中進士。若不是周進欣賞范進的文章,取了他做秀才,說不定范進今天仍舊作為一個童生碌碌無為。

而此時的周進,官至國子監司業,是個從四品的大官,雖然已經過去三年,但他對范進仍然印象深刻。

他對范進說:“賢契績學有素,雖然耽遲了幾年,這次南宮一定入選。況學生已把你的大名,常在當道大老面前薦揚,人人都欲致之門下。你只在寓靜坐,揣摩精熟。若有些須缺少費用,學生這裡還可相幫。”

意思是說,我周進很欣賞你,我也給人打過招呼了,以你的學識,考個進士是絕對沒問題的!

果不其然,會試畢,范進果然中了,賜進士出身,授職部屬,考選御史。最後更是欽點山東學道,主持鄉試。只能說,命運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事啊。

想知道更多歷史冷知識的朋友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我都會一一回復。

關於明代的科舉考試內容也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