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被侵占農民應該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農村宅基地是村民興建房屋的用地,使用宅基地時,要向村委會提出申請,再由村委會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相應的材料,才可以興建房屋,那麼農村宅基地被侵佔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如何規定呢?

農村宅基地被侵佔農民應該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相關案例:自家宅基地被侵佔法院調解終搬出

近日,焦作市溫縣法院執結了一起涉及婦女兒童權益的特殊執行案。

申請人高某因長期在西安工作,退休回老家居住時卻發現自己的宅基地已被別人侵佔,而且蓋起了房屋。原來,是他的舅舅馮某擅自做主,將自己宅基地交於楊某使用,並與楊某簽訂了一份協議。在協商騰房無果的情況下,高某將自己的舅舅馮某、房屋所有人楊某一起告上了法庭。

按照法律規定,應責令楊某將房屋拆除。但考慮到楊某早年喪夫,建好這幢房屋十分不易,在經過鑑定機構評估後,經過法院調解協商,高某應向楊某支付建房款5.6萬元,楊某搬離此院。然而,楊某帶著孩子遲遲未搬出。

執行幹警對楊某進行了思想教育,告知其在未經宅基地使用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建造房屋是違法的;另一方面勸導其理性對待,妥善處理。最終,楊某接受了房款,騰出了房屋。

農村宅基地被侵佔農民應該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一、農村宅基地集體可不可以侵佔

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是受法律保護的,任何人不得對宅基地進行侵佔,非法侵佔宅基地的,要歸還宅基地並且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農村宅基地被侵佔農民應該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二、農村宅基地被侵佔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兩個方面。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他附屬設施。

對非法擴大、搶佔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為應依法宣佈其無效,並可給予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過程中,妨礙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風、採光等相鄰權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當宅基地被他人惡意侵佔,權利人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維權:

第一,與直接侵權人協商處理,要求停止侵權行為;

第二,找當地村委會,派出所進行調解處理;

第三,收集侵權的證據,然後去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權,排除妨礙。


農村宅基地被侵佔農民應該怎麼辦?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