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帶您了解亞運首金項目——長拳

科普:帶您瞭解亞運首金項目——長拳

長拳是以姿勢舒展、動迅靜定、勁力飽滿、節奏鮮明為特點的一個武術拳種。

長拳的形成和發展

“長拳”一詞曾出現在明朝的多部拳論中。例如,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學經捷要篇》曾有“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的記載。程子頤等人所著的《武備要略.長拳說》將“長拳”單獨列為一節,並在文中寫道:“諺雲,長拳兼短打,如錦上添花。”唐順之在其所著的《武編·拳》中專門論述了“長拳”、“短打及其相互關係。文中說:“長拳變勢,短打不變勢。逼近用短打,若遠開則用長拳。行著,既曉短打,復會行著,短不及長矣……

科普:帶您瞭解亞運首金項目——長拳

1937年,技擊學會編著的《國術大全》將“長拳”做為一個獨立的拳種,與燕青拳、二郎拳、行拳、六合拳等拳種並列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後,邀請了一批武術專家和學者,以查拳、華拳、花拳、紅拳、炮拳以及少林拳等拳種為基礎,以四擊、八法、十二型為技術和技法標準,選取姿勢舒展、大開大合、翻轉騰躍的動作,進行重新組合與編排,編創出了被統稱為“規定長拳”的甲組長拳、乙組長拳、初級長拳等套路,以及相應組別的劍術、刀術、棍術、槍術套路。規定長拳及器械被作為武術競賽和在青少年中推廣的內容,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

長拳的訓練內容

隨後,依照武術競賽規則的要求,運動員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及運動特長,編創出了有別於“規定長拳”的長拳套路參加“自選長拳”的比賽。與此同時,以拳、掌、勾為基本手型,以弓步、馬步、僕步、虛步、歇步為基本步型,以騰空飛腳、騰空擺蓮、旋風腳為基本跳躍動作,以提膝平衡、側身平衡、燕式平衡為基本平衡動作

的長拳基本功逐漸成為長拳項目的訓練內容,並形成了穩定的訓練模式。

科普:帶您瞭解亞運首金項目——長拳

以長拳徒手技術為基礎,以長拳運動風格為特色的劍術、刀術、棍術、槍術套路及其演練技巧也逐步成熟起來。至此,現代長拳,或說是新編長拳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現代長拳的產生和完善,是現代武術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目前,伴隨著武術套路競賽發展起來的長拳技術體系,已經成為全國性、洲際性和國際性式術比賽的主要內容。同時,長拳也被各級各類學校選為開展青少年武術教育的主要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