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2013年,《環太平洋》在中國斬獲了6.95億票房,成為1994年中國電影市場改制以來,首部中國內地票房超過北美票房的好萊塢A級製作影片。時隔5年,這部電影的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在2018年再次登陸中國市場。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作為《環太平洋》的續作,整體的故事線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戰鬥機甲和怪獸之間的鬥爭,但其實在導演和演員方面做了一次改變,導演從吉爾莫·德爾·託羅換成了斯蒂文·S·迪奈特,主演也從查理·漢納姆和菊地凜子,換成了約翰·博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和景甜。同一部相比,整體的機甲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在戰鬥時機甲的戰鬥力顯然更強,而且在機甲和怪獸戰鬥過程中,樓宇在頃刻間灰飛煙滅,跨度也更廣,從美國到日本整個電影的特效真的可以說是很有美國味道了。《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與第一步相比顯然升級了很多倍。機甲戰士和怪獸的體型都被設計的超級巨大,打鬥起來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了氣勢恢宏、驚天動地的震撼效果。大海在他們身邊顫抖,城市在他們身邊粉碎,無與倫比的驚人破壞力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而且從宏觀來看,正是因為導演有著強烈的極客品味,才將無數男性觀眾心中的機甲夢和怪獸夢完美地呈現在大銀幕上,讓五年後的機甲大戰更燃。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其實順延第一部的線索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怪獸都是通過蟲洞來到地球,而且在第二部中發現了新的怪獸,科學家們的第一反應也是“蟲洞的封印”,那麼他們口中神奇的蟲洞是什麼呢?而蟲洞是否真的可以做到穿梭時空年呢?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這也就是原本在宇宙外星球的怪獸可以通過蟲洞的傳送來到地球,蟲洞的傳送,舉個例子來說,在一個滿是建築物的密集區,A和B在一個相對的點,如果要想從A到B必須要繞過那些建築物,而在理論中蟲洞有傳送的功能可以直接到達,但是由於蟲洞中的引力太大,人為想要達到傳送還需要科技的再發展,蟲洞周圍的負能量可以吸去周圍事物的能量。雖然在影片中導演已經會將蟲洞的來作為一種神奇的時空轉換,但是從目前來看“蟲洞說”只是一種假設,還只是一種神秘的東西,是一個未解之謎。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將故事背景設立在2035年,導演將無人駕駛機甲也融入進去,讓二者產生了一種矛盾衝突,但是在最後的戰爭中,景甜一直專注的無人機甲在戰鬥中不堪一擊。而在影片中的機甲經常出現在科幻和遊戲中。它就是我們熟知的有人操縱戰鬥機器人,他們多采用人物直接操作或者遠程信息連接,通過智能化的計算機系統控制機體戰鬥。回到2018年,我們可以發現無人科技正在飛速發展中,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拓展中。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著,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已經得到實現,意味著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的年代已經到來,全世界對於感應技術、機器人科技、先進製造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等科技領域的關注逐漸上升。而在中國對於科技發展的大力支持與鼓勵,促使中國無人科技產業,例如無人機、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得到迅速發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過去,市場焦點逐漸從互聯網產業轉向無人科技產業。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機甲需要兩個人到三個人來進行操縱,聯合現在的實際,無人駕駛已經是未來汽車的研究方向,無人駕駛汽車的來臨將能夠解放人類的雙手,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保證了人們的安全。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傳感檢測等核心技術的突破和不斷推進,無人駕駛必將更加智能化,同時也能夠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產業化,隨著美國谷歌公司最先發展無人駕駛,並且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果。相對比於美國無人駕駛的發展,國內依然處於一種實驗階段,百度汽車在北京進行了初次的無人駕駛實驗,同樣也取得了成功,隨著科技的進步,無人駕駛從出現到成熟再到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應用,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未來的汽車將不僅僅侷限於一種交通工具,而是能夠在脫離駕駛員的基礎上,實現更高駕駛技術和安全性。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在整部影片中充斥著滿滿的美國電影風格,華麗的科技讓觀眾目不暇接。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一直是美國科幻電影的主要風格,解決問題最終都是靠一個人,且有主角光環,具體來說就是子彈打不中炸彈炸不死,然後配合著團隊的合作,團隊光環更加無敵,大都是以幾十年幾百年後的世界,或者外太空,或者地下海底的一些奇特發現,在影片中的怪獸和機甲更是到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境界。大投資,追求巨片效果,場面宏大壯觀,充滿動作和戲劇性,美國科幻片的終極目的是道俗性。取悅於最廣大的電影觀眾的趣味和愛好,因比充滿新奇,不拒絕高科技手段。無論時代怎麼演變,通俗性始終是美國電影的信條始終優於藝術性。描述代溝、緊張的種族關係、及寺和挑戰有關性及禁區的電影。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導演擅長用鏡頭揭示美國的經濟與道德狀況,由於文化和美國早期分裂的原因讓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會一直存在雜合一種莫名的火藥味,而同時社會的“等級”在社會底層也滋生了暴力的種子。影片中的超級男主和女主一個是“黑人小偷”一個是“流浪漢”,但是這只是導演用傳統的文化色彩為兩人裹上得外衣,這也打破美國文化所滋生得有色眼鏡,正是這個黑人是曾經拯救世界英雄的兒子,流浪漢是一個可以自己造機甲,拯救世界的女孩,這個就像是從側面給觀眾上了一個文化的課。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機甲大戰,科技再燃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給未來的中美合作提供了一個典範,不再是過去的找一箇中國演過簡單的演一個配角,或者將一箇中國的廣告尷尬的硬加進去來尋求一箇中國元素,雖然電影依然是傳奇影業公司出品,但是此時的傳奇影業已經被萬達收購,整個電影的拍攝和畫面構建中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和全球化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