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運河交響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視覺南

微信號:nantong-vision

點擊上方"藍色字"可關注我們!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運鹽河歷代多有疏浚拓展。王倚海說,到北宋時期,這條河流已延伸到南通城,西南經通濟閘入江,東北經掘溝、串場河入海。以運鹽河為主幹的水系密如蛛網,將南通與長江、淮河、大運河、黃海、東海連接起來,南通真正成為“四通八達”之州。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南通,在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他留下了彼時南通的生動記錄:“通州城市面積不大,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十分充足”,“通州東面相距三天路程的地方,就是海洋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大量的鹽”。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運鹽河南通段流過海安、如皋、港閘等地區,兩岸留存大量的古遺址、民居、園林、寺廟、古鎮、歷史街區、水工設施、鹽墾遺產、民族工商業遺產,構成了南通豐富多樣的大運河文化遺產。

如皋,東大街歷史街區的迎春橋上,兩側欄板鑲嵌兩塊清代匾額,上面兩句話“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行好事”吸引了記者注意。如皋文史專家、原黨史辦主任李實秋說,古運鹽河滋養了如皋古城,孕育了匾額文字所反映的如皋人善良、積極的城市性格。

二環映古今,一脈水靈秀。內城河、外城河皆與運鹽河相通,塑造瞭如皋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的獨特佈局。城河邊次第分佈東大街、武廟、集賢裡等歷史文化街區。青磚黛瓦,巷陌深幽,院落靜謐,草木葳蕤。東大街街巷肌理清晰可辨,400多棟明清、民國古建築錯落有致,傳統風貌依然保存完好,與不遠處的水繪園相映成趣。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繪者,會也”,古街、古河將大隱於市的水繪園環抱入懷。李實秋介紹,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水繪園,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冒闢疆與“秦淮八豔”之一董小宛的棲隱之處。枕著運河流水,遭遇亡國之恨的冒闢疆不事清朝,隱居尋常巷陌,全節而終。

流水幾灣縈客夢,樓臺隔院似聞簫,水繪園巧借水景,波煙淼淼,水色空靈,曾被古建築園林藝術大師陳從周教授譽之為“天下名園”。

運鹽河流經如皋,連接了海邊鹽場和京杭大運河邊的揚州城。白花花的海鹽給這座小城帶來繁榮,清代很多鹽政官員、鹽商居住在如皋。如今水繪園風景區的主體建築之一水明樓就是由兩淮鹽運使汪之珩所建。如皋學宮歷史上經歷12次修葺,由鹽官和鹽商出資的,分別佔一半。

守住老街原跡,留住城市記憶。近年來,如皋合理保護和開發古城內的運河歷史遺存,實施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生態修復和鄉愁保留”工程。從文化遺存到生活方式,千年古街得到全面完整、原汁原味的保護和修復。

如今的東大街歷史街區內,已建成如皋絲毯藝術博物館、李昌鈺刑偵技術博物館、李漁紀念館、狀元祠、東皋茶園、藥王廟等文化旅遊場所。100多家傳統老字號商鋪、 文創時尚小店分佈在東大街兩側。一個以清末民初民俗、建築和商業文化為主題,以青磚灰瓦為特色的文化街區在古老運河邊初顯秀姿。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運鹽河、串場河把南通與國家乃至世界聯繫起來,使南通在精神上、文化上、經濟上、政治上全方位融入了時代大潮流。開放包容、惠商重教、敢為人先,運河賦予江海大地的文化精神源遠流長。

通揚運河運走南通產的海鹽和土布,給南通帶來了現代文明。在運河邊的唐閘古鎮,記者看到這樣的景觀:東岸的湯家巷保留著大片古民居,這裡有展現唐閘悠久歷史的唐閘印象館,有展示南通板鷂、藍印花布、梅庵琴派等非遺技藝的傳習基地;運河西岸,則是以大生紗廠鐘樓為中心,廠房、倉庫、工房、辦公樓兼有的大片近代工業遺產。

唐閘,興起於明代隆慶年間,因有唐姓士紳在此建閘得名。這裡地介內河外江,水運便捷,坐擁廣袤棉鄉。王倚海告訴記者,早在1895年,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看中唐閘緊鄰運河的地理優勢,在此創建大型棉紡織企業——大生紗廠。此後,以紗廠為軸心,陸續興辦了榨油、磨面、冶鐵、蠶桑等一系列附屬實業群體。唐閘成為我國民族工商業的重要發祥地。興辦實業的同時,張謇還在唐閘創辦大達內河輪船公司,利用運河黃金河道,經營內河航運,開蘇中蘇北水利航運的先河。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那些早已泛黃的歲月裡,通揚運河上帆影如織,桅檣林立。大生紗廠鐘樓前的大生碼頭,一條條載滿原棉的拖駁到此拋錨停泊,等待卸載;一批批紗布成品貨船由此解纜離岸,爭先水道。汽笛聲、縴夫與搬運工的號子聲此起彼伏,晝夜不絕,熱鬧非凡。

時至今日,唐閘還保留著大生一廠、紅樓、大達內河輪船公司、老工房、敬儒中學、唐閘公園等豐富的近現代民族工商業遺產。

舊日的廠房沒有了百年前的喧囂,工業遺產華麗轉身,幻化成現代文化產業園。走進運河邊的“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記者看到,古舊的車間內是一家家公共藝術展示空間、設計工作室、視頻創作基地。

園區負責人李理說,“1895”是張謇先生創辦大生紗廠的年份,園區所在地曾是大生紗廠附屬的油脂廠和造紙廠。這片佔地面積6.7萬㎡的產業園區,以“工業文明活化石、時尚創意新天地”為定位,涵蓋創意設計、創意工坊、創意會展、創意體驗等七大功能,吸引了40多家創意設計、數字媒體、廣告視頻製作等方面的企業入駐。

走入“1895”的版畫工作室,記者看到,畢業於清華美院的青年藝術家長期在這裡從事金屬、銅、絲網等多種材質的版畫創作。工作室開設版畫體驗課程,孩子們可以親手製作藏書票,體驗傳統木版畫的魅力。

園區內,三棟建於1900年前後的老建築依然屹立,並沒有公司入駐,而是作為公共展廳,用來舉辦藝術展覽和家紡品牌發佈,“這樣做,是為了減少對歷史建築的干預,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貌。”李理說。

護其貌,顯其顏,鑄其魂,揚其韻。在接下來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南通將做“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建設提升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南通的“兩帶十點”,延續千年運河文脈。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南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浩表示,南通將強化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推動沿河環境整治與提升,加快運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沿運河岸線老建築進行現代化改造,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拓展南通江海文化底蘊、推動高質量發展。

南通:“近代第一城”高奏运河交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