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中央部委領導爲被強拆的養殖場說話,盲目禁養爲何攔不住?

多位中央部委領導為被強拆的養殖場說話,盲目禁養為何攔不住?

一、養豬富民不富縣

養豬富民不富縣,對工業汙染政府會想辦法去治理,因為那裡麵包含著財政收入,包含著GDP,而對養豬業就捨不得本錢了。

二、對養豬環保理解片面

一些政府部門和個人簡單地、片面地理解養豬環保問題,認為把豬場關了,就沒有汙染了,就不需要治理了。

三、政績作怪

把拆遷了多少豬場作為評價政府是否作為的工具,甚至是官員升遷考核的重要手段。

更為恐怖的是,一些官員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在上頭領導和紅頭文件的“指示”下,以禁養為理由,肆無忌憚地製造“無豬縣”、“無豬鎮”、“無豬村”,

不僅阻礙了禁養區工作的順利開展,更沒有從根本上考慮養豬人這些弱勢群體的生存問題。

但是,養豬業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

因此,

那麼,對於養豬和環保之間的關係,中央究竟是啥態度?政府設置“禁養豬”初衷又是什麼?

多位中央部委領導為被強拆的養殖場說話,盲目禁養為何攔不住?

韓長斌

再看農業部的指示,根據農業部部長韓長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對於養豬業的態度是“大力穩生豬”,很明顯,對於今年的養豬業,主要目標還是穩定生產。想一想,如果沒有節制的拆下去,如何來穩定生產,難道繼續靠進口?

多位中央部委領導為被強拆的養殖場說話,盲目禁養為何攔不住?

而農業部副部長於康震則態度更為明確,多次將矛頭指向了“盲目禁養”這個問題。

比如在去年9月召開的全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暨糞便綜合利用現場會上,他要求要以規範禁養區劃定為切入點,推動解決部分地區盲目禁養限養問題。

另一次是在召開的“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處理專題座談會”上,他明確要求防止盲目擴大禁養區、簡單關停養殖場。

多位中央部委領導為被強拆的養殖場說話,盲目禁養為何攔不住?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農村處調研員孔源就在一次會議上指出,“禁養區”不是“無畜禽區”,不是一掃而光,這是對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表述的一種典型誤解,是中國式簡稱導致信息和概念傳導訛誤的一種具體表現。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如何才能避免拆豬場亂象的問題呢?這裡要接著上面孔源說到的 “禁養區”的劃定問題。

“禁養區”最早出現在2001年發佈的《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是由地方政府部門來劃定,但具體程序不明,正是因為這一模糊的說法,

導致出現許多問題和漏洞,比如把“禁養區”當做“無畜禽區”,“限養區”當做“少養區”,盲目擴大禁養區等等,難以從根本上上做到有法可依,有令可行。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法規的推出,那就是去年10月農業部和環保部聯合印發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明確了禁養區的概念:“禁止建設養殖場或禁止建設有汙染物排放的養殖場的區域”,

換句話說,禁養區是禁止建設達到省級人民政府設定規模標準畜禽養殖場所,或者達到省級人民政府設定規模標準且有汙染物排放的畜禽養殖場所的區域。

這是一個基本概念,也是設定禁養區的基本要求,在此呢,也希望隨著這個指南的不斷落實,希望“一刀切”“一掃光”“一頭不留”式的清理整治不再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