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喝茶,不僅是成都人平常的生活方式,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成都不喝一杯蓋碗茶,都不好意思說來過這裡,茶館文化早已與這座城市融為了一體。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坐在太陽壩壩裡,泡上一碗蓋碗茶,和朋友擺擺龍門陣,這就是最悠閒自在的生活。悠閒的成都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有茶館這樣悠閒的空間。以至於,成都的茶館數量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匹敵。一張茶桌之上,可獨享一片內心的寧靜,可自由暢談人世的激盪,三五成群海闊天空。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消費水平的提升,一種新型的茶館應運而生,它們被稱為“茶空間”,為茶館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它們與過去的老茶館一起組成新的城市風貌,演繹著更加豐富和美好的茶館生活。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新舊交替,茶館生活的新演繹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在過去,在成都幾乎每條街都有茶館,沒有任何一個公共空間能像茶館那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連,成都的茶館數量之多也是罕見的,茶館儼然成為這個城市及其居民生活方式的一個真實寫照。茶館這個微觀世界折射出這個城市的豐富多彩。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街頭巷尾的壩壩茶,是最為普遍的茶館生活。幾把竹椅,一張桌子,一方天地,鋪展開來,在樹下、屋簷下或是大廳裡,就是成都煙火十足、怡然自得的悠閒生活。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說到成都的老茶館,鶴鳴茶社、人民公園壩壩茶、彭鎮老茶館都是典型的代表,它們以其年代之久遠,茶客至今絡繹不絕,最有成都味兒的特徵傳承了壩壩茶的經典感知。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虎灶、紫銅壺,還有堂倌跑堂……這些幾乎成了成都茶館的標配。茶館是個小社會,人們在這裡喝茶、掏耳朵、打麻將、擺龍門陣……成為一道特別的城市風景線,滿滿的老成都韻味。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而在老茶館的背後,出現了越來越多充滿文化性、藝術性、美學設計的新式茶空間,成為茶館生活的另一面。從過去的壩壩茶,到現在的新型茶空間,茶館文化在這座城市有了新的演繹。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順勢而出的茶空間,從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出發,以比較新穎的面孔登上了茶的舞臺,為現在愛茶的人們提供了環境更加優美宜人的空間,更高質量的茶葉,富有深刻文化內涵的茶具等,為喝茶的人們提供了面面俱到的服務內容,將愛茶的生活習慣體現地淋漓盡致。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城市倡導生活美學,茶,離生活最近,茶式生活,是人們重建美學生活過程中最簡便的方式。茶空間,有著對設計和審美的追求,對生活態度的堅持和表達,由空間、物件、茶葉、技法開始,逐漸發酵,最終影響到我們的內心和生活態度。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新式茶空間的與眾不同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新式茶空間與壩壩茶有著明顯的不同。它們不僅是美而有個性的茶空間,還是傳統守護者和美的締造者。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如今在成都有了許多家茶空間,如浣月茶美學、拙茶、遙裡茶室、淺山茶物、和境等等。尤其體現出茶的美學,和茶館生活的“美學觀”。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相比較於壩壩茶,茶空間展現了新式茶館的獨特之處。從茶空間的選址,坐落的位置來看,茶空間所處的位置大多有河流,或者有水流,必然不是坐落在鬧市街頭,更好是有花草樹木,四周自然景色宜人的地方也是茶空間佈局的首選之地。如浣月茶美學空間就選址在鐵像寺水街,這裡的歷史文化氛圍濃厚,環境靜謐怡人,難得的是在成都這座城市,居然還能傍著一條河流。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外部建築的設計,大多極為考究,且富有設計感,無論是傳統的框架木質結構,或是木結構和鋼材、玻璃結構的組合,在融合吸收多種設計風格的基礎之上,建築的外部設計都擁有較為深刻的設計內涵,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中儘可能的滿足了人們的美學享受。其中浣月的設計出自知名設計師王亥之手,外形採用川西民居的傳統結構,二樓則結合鋼材結構,採用木質結構與鋼架結構的結合,把現代建築結構的美感與當地建築的特色做到了完美結合,就做到了茶空間本身的建築就是一件獨一無二的漂亮藝術品。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再到內部空間的設計,現代茶空間,離不開“禪宗”“道”等主題,離不開深刻關注“人的內心”“由茶觀物”等文化內涵。與眾多茶空間一樣,“以純淨之心品生活之美”是浣月茶空間的主題,這種主題特別體現在內部的裝修上,一上二樓,正對的就是著名佛像畫家李耕燕教授歷時五年所做的十三幅觀音像,栩栩如生,極為傳神,讓人眼前一亮,心中頓生空靈祥和之感,極為震撼,從精緻考究的茶杯,茶壺,再到茶空間的工作人員著裝,言談舉止,裝修細節,桌椅擺放和造型,都體現著由茶到禪宗的深厚內涵。

成都,茶館生活的兩面性

而壩壩茶相對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壩壩茶,顧名思義,坐在壩子裡喝的茶,大街小巷皆有,無選址的專門考究,裝修亦不會特別注重,只需要供人用的桌椅板凳,桌椅都是依次排開擺放的,會有一些遮陽避雨的傘具,喝茶的器具只需茶盞,燒水的茶壺即可,都是平常的物件。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有趣的是,茶空間的出現帶來了不同的消費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群體的劃分產生了一定影響,茶空間的定位——在喝茶的同時,提供文化氛圍,就在一定程度上劃分了不同於壩壩茶的消費方式,從而對消費群體有不一樣的分類。首先,壩壩茶的消費者大多以年長的長輩為主,主要內容還是以“喝”這一行為為主;其次,不同於壩壩茶的是,茶空間在提供茶的同時,還“別有用心”,在新時代下對茶的“現代美”,即對美的興趣,對文化內涵的需要,和對新興事物和時尚追求,繼而消費價格也大不相同,壩壩茶一盞茶的人均消費在10至30元錢左右,而茶空間的最低消費在100元左右或更高。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壩壩茶沒有茶空間外在建築的的細緻刻畫,也沒有後者對於生活美學的內在理念。去壩壩茶茶館喝茶,講究的是熱鬧,是鬧中取靜,是三五好友,坐在四方桌邊的竹椅上,擺龍門陣、嗑瓜子、乘涼、談天論地、議古說今,亦或是坐坐不說話,聽著別人口中的故事,手裡拿著茶盞,悠然一口,快哉悠哉,已是茶味沁入心脾的極大生活快感了,這是由人自己本身往外折射的一種體現。它不關注外在的裝飾,不注重環境的擺設,不必精緻考究,有的就是一盞冒著熱氣嫋嫋的茶水。是我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去講這個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斕的炊煙裊裊的人間煙火地。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而新式茶空間大多都有主題,無論是禪宗,還是道,都有內在文化內核和追求。其作用在於為人們喝茶提供休閒場所的同時,也幫助人們藉助“喝茶”這一行為,靜下來去思考,去感悟,從茶始,而後觀萬物。其注重內在讓我們坐下來去看自己的內心,也是去體驗美的一個過程。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新式茶空間由內到外都抒發著對茶本身的喜愛,以及去尋找“內在”的熱愛。一器一物,無不體現著對現代生活物質要求上的精美,也體現著人們在物質需求日益富足時,進一步追尋超越物質本身而去追尋內心的需求的思考。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喝茶的去處從壩壩茶為始,再到如今茶空間的興起,它們對喝茶的需求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最本質的都是喝茶、品茶,為愛茶之人提供休憩場所。

話說,在這座城,明天去喝茶,我們去哪家?

文字/嚴兵、穎子 圖片/嚴兵、坦克、硃砂、浣月 編輯/穎子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從壩壩茶到茶空間,成都的茶館生活有了新演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