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一艘航母的弹药是击沉巡洋舰的多少倍?

海战的直接目标通常是击沉对方的舰船,同时提高自身舰船的生存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舰船的防御能力和海军的打击能力都在提高,那么到底是矛更锋利了,还是盾更厚实了呢?

福兰克之战对于皇家海军的36艘军舰和23艘辅助船来说可谓是惊心动魄。在1982年4月30日至6月16日期间,有军事专家统计了英军出动的1723艘次任务,其中23艘遭遇伤亡,也就是说损失比为每100艘次任务有1.34艘舰船伤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区而言,每100艘次任务只有0.32艘伤亡。

似乎这看起来矛更锋利了一些?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舰船是靠哪几个方面来提升生存能力的。这些方面是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首先从原则上来说,越“肉”越打不动。“肉”包括两个方面,护甲和血量。

所以提高舰船的装甲防御能力,就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其护甲,减伤能力自然提升。世界上装甲最厚的战列舰是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装甲带有410mm厚。然而这货的首舰大和号出来溜达没几年,就被美国在三小时内击沉了。

击沉一艘航母的弹药是击沉巡洋舰的多少倍?

大和级战列舰

血量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大!直观来看,越大的船,在被相同弹药击中的情况下越不容易被击沉。怎么判断一艘船大不大呢,当然是排水量啊。

1944年5 月舰船局局长主持完成了一个详细研究计划,评估机载炸弹和鱼雷对舰船生命力 的破坏效果。数据如下:

击沉一艘航母的弹药是击沉巡洋舰的多少倍?

其中,AP:穿甲弹, SAP:半穿甲弹,GP:通用炸弹。炸弹的单位是千磅,鱼雷的单位是枚。

学者汉弗莱针对二战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如下:

击沉一艘航母的弹药是击沉巡洋舰的多少倍?

由此可见,击沉舰船的弹药量和其排水量并不成正比,比如,一艘90000吨级军舰虽然有效载荷是3000吨级军舰的30倍,但让它们失去战斗力所需的导弹或鱼雷数量只相差5~6倍,击沉战列舰和航母所需的弹药数量只比重巡洋舰多一点点而已。这个缺点极大地抵消了其更大载荷的价值。

前面说到的大和号,排水量64000吨(我们的辽宁号航母是54500吨),照样出门被秒。看来提高坦度还是抵挡不住人家变态的伤害。

然而前面说的都是建立在被有效击中的情况下的,事实上提高舰船不被击中的概率才是现在舰船防御的最主要形式。现代美国军舰依赖于减小发现概率:也就是提高来袭导弹扑空的概率提升其生存能力。

此外,主力战舰一般不会单独行动,强大的编队提供给了多层防御,在“矛”越来越锋利的今天(导弹威力比二战时的炸弹鱼类提升太多),先进的反导系统才能保证舰船更好生存。

当然我们讨论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常规作战下的,在核武器面前,任何装甲、水密隔舱、损害管制和战术机动都几乎失去意义。为了确保舰艇的安全,需要研制舰空导弹(SAM),以在杀伤半径外摧毁来袭的核炸弹或核导弹。“盾”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


想知道更多现代海军战术吗,欢迎点击原文链接购买《舰队战术与近岸战斗》,晋级专业海军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