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可怕的獵手

三角洲奔龍是角鼻龍下目下的一屬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在距今9900萬-9300萬年前白堊紀的北非。

三角洲奔龍是1995年在北非摩洛哥的凱姆凱地區發現,次年由古生物學家保羅塞利諾(Paul Sereno)博士所描述,三角洲奔龍意思是“三角洲奔跑者”,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這種恐龍是非常擅於奔跑的。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通過化石的復原,一開始,發現這種恐龍至少有13米長,這已經相當於是鯊齒龍的長度了,那麼它已經躋身於最長的肉食性恐龍的行列,但是,與和它龐大體型不般配的是,它的體重約7.5噸,它長著細長的四肢,後肢較長,脛骨的長度甚至可以超過股骨,看起來骨骼很輕盈,這種結構是典型的善於快速奔跑的恐龍特徵,這說明它是一種行動迅速、身手敏捷,是一種迅速致命的獵食動物。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不過三角洲奔龍的化石並不完整,目前已知的骨骼僅有部分椎骨,前肢以及肩胛烏喙骨,此外還有不完整的恥骨和後腿,至今沒有發現過頭骨。

好景不長,在人類的研究下,三角洲奔龍開始了它悲催的命運,首先三角洲奔龍根據較完整的標本被修正成了8米長,約2噸,一下子被縮小的兩圈並且瘦了身。

不管怎麼樣,三角洲奔龍也算是中型的肉食恐龍,雖然比不過棘龍、鯊齒龍,但是也算是一種恐龍的捕食者了。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三角洲奔龍在鯊齒龍面前就是道菜

然而,在2003年,這一切發生了改變,有學者發現三角洲奔龍可能屬於西北阿根廷龍科,這類恐龍有著纖細的身軀,修長的脖子和雙腿,主要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並不是恐怖的掠食者。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畫風開始轉變了

於是經過多方的分析和論證,最終三角洲奔龍還是被歸入到西北阿根廷龍科。

於是三角洲奔龍就成了這個樣子,由一個大廚變成了一道菜,古生物學真的很神奇啊!

三角洲奔龍:由獵食者到被獵食,最悲催的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