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大清同治十二年,浙江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件小事,镇子里卖豆腐的葛品死了。这件原本平淡无奇的自然死亡,谁也没有料到竟会成为震动大清帝国的空前冤案。慈禧太后一个月之内连发十三道懿旨,引发官场地震,一夜之间上百官员乌纱不保。事后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这件不起眼的小案件有什么内幕,竟能引起如此猛烈的轩然大波?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话说浙江余杭县的仓前镇,有一个卖豆腐的小贩叫葛品,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因为长得漂亮又喜欢穿绿衫,所以被称为小白菜。小两口日子过得很拮据,买不起房子,便在一个有钱的举人家里租房子居住,这个房东就叫杨乃武。葛品为了养家糊口要经常在外奔波,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小白菜便经常与杨乃武来往,跟他学习认字,还和杨乃武的妻子詹氏一同吃饭。后来葛品经营不善,付不起房租,只好带着小白菜搬家,从此与杨家再无联系。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谁知道一段时间后,葛品突发重病,在服用了小白菜买来的药后,不见好转,反而气绝身亡,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两天。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几天后葛品的尸体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守灵人见此异状便告上了官府。因为这件事的所有表征和《水浒传》里潘金莲谋杀武大郎太过相似,余杭知县刘锡彤经过简单验尸之后就断定,是小白菜与杨乃武通奸谋杀亲夫。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刘锡彤对小白菜严刑逼供,根据当时《申报》记载,小白菜被“烧红铁丝刺乳,锡龙灌水浇背”,这么的体无完肤、极其残忍。如此酷刑之下,小白菜被屈打成招,认下了通奸并且谋杀亲夫的罪名。由于杨乃武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刘锡彤在隐瞒证据的情况下,请求杭州知府衙门革去了杨乃武的功名,然后又用极其残忍的刑罚把杨乃武也屈打成招。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于是,有夫之妇小白菜与杨乃武暗通款曲,为了长久成奸便合谋用砒霜毒死葛品的命案顺利告破,证据充足、逻辑吻合,案犯供认不讳。小白菜被判处凌迟处死,杨乃武判处斩立决,判决结果层层上报,直到抵达朝廷中枢,这中间,竟没有一个部门发现其中问题。就在刑部马上就要核准执行判决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转机,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得到刑部袁保恒和大学士翁同龢的支持,直接向两宫太后陈诉冤情,要求重审。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此时这个案件已经成为民间热议话题,外国公使、民间报纸等等都对此案甚为关心。慈禧太后下定决心,连发十三道懿旨,将此案提京复审。光绪二年,在北京海会寺当众开棺验尸,刑部得出最终结论,根据葛品骸骨鉴定,并非死于中毒。真相终于大白,小白菜和杨乃武的冤情算是解除了。但是,浙江官场随即引发大地震,一夜之间,一百多位朝廷官员乌沙落地,州府各地人心惶惶。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一件小小的冤案,为何能有如此之大的力道?其实整个事件的本身,杨乃武和小白菜都只是政治角逐的道具而已,慈禧太后真正对付的不是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员,而是刚刚去世的湘军领袖曾国藩。曾国藩率领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江浙一带是后期的主战场,恢复失地之后,曾国藩马上就会奏请朝廷让自己的人留下来担任地方官。朝廷为了倚重湘军,再加上军功犒赏不得不承认这些既定事实。等到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浙江俨然就成了曾国藩的私人地盘。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在曾国藩活着的时候,为人谨小慎微、老成持重,朝廷没理由也找不到借口去剪除浙江的湘军集团。等到曾国藩一死,朝廷马上就借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发难。案件的真像根本不重要,也许葛品就是被小白菜毒死的也说不定,毕竟三年后从骸骨上判断是否中毒在清朝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但是没关系,慈禧太后要的只是一个结果,一旦冤案成立,再加上借助报纸的宣传,引发舆论各界的压力,慈禧太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以雷霆速度一个不留的处理掉浙江所有的湘军出身官员。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真正打击目标到底是谁?

有人要问在清朝那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环境下,朝廷要处理掉一批官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寻找理由,毕竟曾国藩已经死了。可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湘军出身的大佬还活着,那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湘军出身,并且浙江官员很多都是他提拔的。这位大人物镇压太平天国、剿捻军、西征收复新疆,是大清帝国一等一的股肱之臣。朝廷里子不说,面子还得给,所以这些被处理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革职免官、点到为止,并没有深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