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的特別好友

微信上的特別好友

“石姐姐,給你看看我今天挖掘機課上的成果(圖片)”

“小亮真棒,我已經看到一個優秀挖掘機司機的雛形啦!”

“石姐姐,今天我媽媽跟我又吵架了,但我這次聽了你的話,沒有跟她發火”

“在和親近的人交流的時候更要注意交流的方式,越是親近越不能互相傷害”

“石姐姐,我的同學跟別人吵架了,喊我一起去鎮場子呢~”

“小亮,你可不能去!無論什麼矛盾都不該以武力解決,這樣的事情應該及時告訴老師家長,不能衝動行事!”

“放心石姐姐,我不會去的,打架什麼的幼稚又不負責任,我才不會去呢。我也會盡量勸阻他們的”

“石姐姐,雖然春天了,天氣還有些冷呢,我都快感冒了,石姐姐你也要注意保暖哦”

……

在安慶的迎江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石陸檢察官的微信上,和這個叫小亮的對話已經持續了有半年的時間,這些對話中,有小亮對於自己生活點滴進步的分享,有他關於家庭校園困擾的求助,也有如親友般的玩笑與關懷。在這樣日復一日的交流中,石陸親眼見證了一個消極、迷茫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重拾信心、重返社會的歷程。

半年前,石陸受理了一起移送審查起訴的盜竊案件,犯罪嫌疑人正是才滿17歲的小亮。那時的小亮因為囊中拮据,一時起了貪念,於是偷拿了朋友的筆記本電腦並悄悄賣掉。案發後雖然主動賠償了被害人的損失,卻有些自暴自棄,初見石陸時,小亮的內心也是牴觸的,認為檢察官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他接受刑罰,甚至說出來“我反正就這樣了,我爸媽都不想管我了,你們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吧!”這樣負氣的話,面對小亮這樣的態度,石陸並沒有生氣,而是拉近椅子,坐到了小亮的對面,輕聲的問他“你父母怎麼會不管你呢?你有沒有跟他們好好交流過呢?”小亮聽到這話不禁低下頭嘀咕“和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會聽我的,他們就會命令我,沒什麼好說的……”石陸聽到這裡,也大致明白了小亮心裡的糾結,於是拿出手機說“如果我願意聽你說,你願不願意跟我說呢?你加上我的微信吧,什麼時候想跟我聊聊我都願意聽,好嗎?”聽到這話的小亮吃驚不已“加你的微信?檢察官姐姐,我什麼都可以跟你聊嗎?”聽到這樣的稱呼,石陸知道自己的善意舉措有了效果,微笑著點頭說“只要你願意,什麼都可以聊,我知道你這次是一時糊塗,我不會因為這個案件否定你,你自己也不可以否定你自己!”

就這樣,小亮成為了石陸微信上的一位特殊好友,從如何真誠悔罪向被害人表達歉意到如何迴歸校園學習一技之長、從如何正視自己成長的迷茫到如何理解父母苦心與父母交流,一條又一條往來頻繁的微信信息,架起了石陸與小亮心靈溝通的橋樑,也構建起護航小亮成長路上的堅實堡壘。

小亮並不是第一位也不是唯一一位石陸通訊錄裡的特殊好友,近幾年來,每辦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石陸都會為涉案的未成年人建立一個通訊檔案,辦理好案件的同時,在一個專用的本子內記下涉案未成年人的涉案及生活情況,通過定期交流回訪、提供法律諮詢、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引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健康成長、積極迴歸社會。通過這樣的方式,石陸所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無一人再犯罪。

未成年犯罪刑事案件辦案環節複雜瑣碎,而案後的跟蹤回訪工作往往也會因為當事人心裡排斥、不理解等原因難以推進,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石陸將這樣耗時耗力的工作持之以恆並滿懷欣喜地做下去?也許她寫在這個未成年人通訊回訪本子首頁的一番話會告訴我們答案:“青少年如同一顆種子,被期許盛放時的色彩,但並非每顆種子都會長出鮮花,我期待的你們,是歷經風雨後的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