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曲頭點:筆鋒入紙後,向右彎曲鋪毫,重按後回筆出鋒。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3、長點:外字的最後一筆,捺改為長點,筆入紙後向右拉長,再將筆下頓收鋒。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4、斜點:尖鋒入紙後,向右向下重按鋪毫,再將筆向左上回鋒至腹部收筆。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5、帶右點:豎直下筆,按後將鋒從腹中挑出,帶寫出右點,寫時筆鋒橫向行走,第一點重,第二點輕。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6、蘭葉點:次字最後一筆,尖鋒入紙後重按鋪毫,再將筆略提從中間出鋒。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7、出鋒點:筆入紙後,順勢一頓,即將鋒帶出,露出鋒尖與下一筆有連之勢。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8、平點:尖鋒入紙後,筆平行向右鋪毫,再略向下於中腹出鋒,形似短橫。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9、橫四點:橫四點,每點都極清楚,然又每點相連,其勢略有上斜,不使平板。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0、橫三點:歲字中間是橫三點,首兩點都從腹中出鋒帶右點,最後一點出鋒上挑,以寫戈筆。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1、二點水:上點出鋒帶出下點,轉鋒提筆向右上挑出。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2、上下點:上下兩點相互呼應,上點出鋒即成下點起筆,上點略輕,下點略重,反之亦可。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3、橫波點:然字四點,其形不甚清楚,似水之波濤,曲折多姿,最後一點略重回鋒。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4、隼尾點:最後一點取隸法,筆在中間作一重按,然後突然上提,以筆尖出鋒,如鷹隼之尾。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5、三點水:首點出鋒帶出次點次點與末節點相連,末點按後上挑,其勢一氣呵成。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6、左右點:左右兩點,作遙相呼應之勢,一般是左低右高,字的重心易平穩。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7、側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8、豎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19、撇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0、長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1、顧盼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2、曾頭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3、左右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24、當然還有其他點

王羲之的“點”了不得,千變萬化,歷代書法家都在變化中求生存

從一“點”的千變萬化 看出王羲之有多可怕

學習書法都知道王羲之,王羲之為什麼厲害,就因為他老人家水平太高了,高到令人可怕的地步。學習書法,整天光悶頭練絕對不行,還要研究,怎麼研究?就是讀帖,要讀出門道來,不然練到死也是白費。《蘭亭序》為什麼那麼好?就因為它筆法的千變萬化,所以《蘭亭序》要多讀,每一個筆畫,全篇相同的筆畫;每個字的章法,全篇的章法都要千萬遍的讀,醒著研究,做夢都要研究。只有這樣,估計託生幾輩子之後也許能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接近王羲之。

我就經常研究《蘭亭序》,雖然水平離王羲之還有十萬八千里外加三千六百零七個馬拉松的距離,但從來不敢懈怠,每次翻開《蘭亭序》帖之前,都要刷牙漱口、焚香沐浴、倒頭多拜,誠惶誠恐,緊怕褻瀆了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至尊法寶。當然,已經有人研究出了《蘭亭序》“之”的二十種寫法,本人也就不在“之”上馬尾續貂了。那我研究啥呢?經過無數次的讀,嗚呼呀---!先不說別的,我發現光“點”的寫法也有二十幾種,真是妙不可言啊!

後人為什麼書法越來越糟,當然原因很多,但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把書法的“筆法”簡單化了,失去了古人筆法的豐富多彩、千變萬化。比如歐陽詢的楷書,為什麼後人越寫越差,從明“臺閣體”到清“館閣體”再到如今叫的最火的“田氏體”,都是把歐陽詢千變萬化的每一個筆畫規範化、簡單化了。這就是如今書法越來越僵化、藝術性越來越缺乏的主要原因。

行了,書歸正傳,還是說說《蘭亭序》“點”的多種變化寫法吧--- ---

1、反捺點:最後一筆逆鋒入紙後,力量由輕到稍重,然後筆略向下拖,回鋒收筆,似反捺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