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祕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法門寺,

一座最富傳奇色彩的寺院,

久負盛名的中國佛教聖地,

被譽為關中塔廟之祖。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1987年4月9日,

全世界的目光投向這裡,

這一天,距離西安一百公里的

法門寺神秘的地宮轟然洞開,

幾千件奇珍異寶光芒四射,

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文明震驚世界。

而更加石破天驚的消息是,

被奉為萬世不朽聖骨的

佛陀真身舍利首現人間!

法門寺距西安120公里,相傳建於漢代的桓帝和靈帝之間,最興盛的時候是唐朝,六七次起迎佛祖舍利的故事都發生在法門寺。從中國的北魏開始我們就知道有佛的舍利和舍利子,最開始都是在地面的廟宇和宮廷裡供奉,但是唐代時人們開始知道在地面供奉對於舍利子的保存效果不太好,所以慢慢地建立了地宮。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唐代的地宮大約是唐太宗的時候就開始建了,但那時候的地宮規模不知道有多大,只知道上面建了四級木塔,一般的塔都是奇數,但是法門寺的塔是偶數,這個木塔到明代的隆慶年間(也就是1567年)就倒塌了。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當時法門寺的一個僧人發願:他要靠自己的力量集資把法門寺的塔重新蓋起來。法門寺大殿上一個西蜀人寫的一首詞記錄了這件事:“法門寺,成住壞,空中忽起痴僧債。百足鐵鎖掛肩筋,欲與如來增氣概。增氣概,爾母苦,好待當年計玄度。”

他用苦刑的辦法,就是用很重的兩個鐵鎖掛在一百隻長鐵鏈上,然後穿透鎖骨、拖地而行到各地化緣。看到這樣的場面,不少人感動不已,紛紛捐錢。但由於籌款數額有限,所以佛塔直到明代萬曆7年才開始修建,一直修到萬曆37年,前後整整花了30年。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1981年的8月24日中午,連綿的陰雨讓歷經了400多年風雨的法門寺明代磚塔轟然坍塌半壁。1986年12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決定重建法門寺真身寶塔。由於原來的塔基被地震、地下水破壞,建造新塔之前必須重打地基。省政府責成省文物局組成考古隊,負責重建前的地基清理工作。

在清理法門寺塔基的殘磚時,考古學者發現土坯上寫有“今日塔上無米麵”的字樣,這可能是建塔的工人寫的,既沒有面又沒有米,工人就發牢騷了。還有寫著“趙村李四捐來水一擔”,因為法門寺是高原區域,水都是很珍貴的,有人捐了一擔水、一擔柴,或者給了幾塊磚,都刻在磚上面,所以這個工程完成得非常困難。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吊裝法門寺地宮文物

1987年4月1日,考古隊挖到一個井口,挖到四五米以下的時候就發現一塊方形的漢白玉石頭。幾位考古隊員商量著,“咱們把這個石頭撬起來看,如果石頭裡面有東西就申請資金繼續挖,如果沒東西的話工作就可以結束了。”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地宮後室遺物出土情況

當他們把明代的環形基槽挖出來了,將石塊撬起來一看,全都傻眼了,裡面全是金銀器。經過相關專家的考研,在瞭解相關情況後,考古隊就決定開始清理地宮的門。一直挖到第三天,發現了七塊很大的石頭把這個門堵上了,有個35釐米左右的鎖鎖住了門。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唐代認為迎佛骨對老百姓生計影響很大,“30年一開,開則歲豐人和”,所以門都是有鎖的,鑰匙肯定是掌握在主管宗教的人手裡邊,或者是在政府手裡邊。可是如今考古人員在開地宮時已經相隔了1113年,這把鑰匙找不到了。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法門寺地宮(資料圖)

在經過與當地文物局的彙報商討後,考古隊幾經艱難將巨石門打開,根據裡面兩隻立鳳的羽毛形狀屬於盛唐的特徵,考古專家斷定這是盛唐的地宮,而且鎖住石門的也是唐代的鎖。石門被推開後,封閉了1000多年的地宮驚世洞開,地宮內整個隧道全部都是銅錢。當時封閉地宮時,那些善男信女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什麼東西都掏出來,所以就把身上帶的錢都撒在裡面供奉。

神秘地宮面世,藏品空前豐富!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根據統計,地宮裡金銀器一共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4件、珠寶等400件、雜器19項,所有的銅錢統計下來大約是3萬多枚,還有差不多700多件絲綢,堪稱唐代考古歷史上空前的發現!其中,還包括被奉為萬世不朽聖骨的佛陀真身舍利。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為什麼這個唐代地宮有著如此豐厚的內藏呢?這還要歸功於它和李唐的宗室的密切聯繫。法門寺曾是唐代皇家寺院,大唐皇帝曾多次迎奉佛骨舍利到京城長安供養,其中地宮所供奉的大量金銀器、絲綢、琉璃器、瓷器等都是千挑萬選的寶物。

“萬世不朽”的佛陀舍利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法門寺的舍利在歷史上一直存在確切記載,是世界上唯一有清楚詳細脈絡可循、可以證明的真身舍利,並且由唐朝皇室長期供奉。這次考古發掘中,一共找到了四枚佛指骨舍利。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圖中左數第三枚是釋迦牟尼佛真身靈骨,為左手中指,指節顏色微黃,有裂紋和斑點。據發掘者稱,剛剛出土時,玉棺內有液體,靈骨因在液體中浸泡千年而骨質鬆軟。其餘三枚是彷彿祖真身靈骨而造的“影骨”。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認為:“影骨非一亦非異,瞭如一月映三江”,同靈骨的作用是同樣的。一枚靈骨,三枚影骨。就像月亮和水中的影子。能分虛實,不分真假。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唐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頂銀寶函

長、寬、高均17釐米

重1612克

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秘龕出土

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三枚佛真身指骨用五重寶函包裝。第一重寶函為鐵質,出土時已鏽跡斑斑。鐵函之外,還曾包裹著一層絲綢織物,因年代久遠而朽壞殆盡,僅可從殘片中識別出它原來的材質和紋樣。第二重寶函緊套在第一重寶函之內的是一個精美的銀質鎏金函,函身雕鑿有四十五尊佛造像。第三重寶函是一銀包角雕花檀香木函(已損)。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唐 嵌寶石水晶槨子

高7釐米 蓋長10.5釐米 座長10.2釐米

重437克

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秘龕出土

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四重寶函是一副水晶槨,槨頂嵌有黃、藍寶石各一顆。第五重寶函是一個壼門座和田玉棺,棺蓋雕刻普賢菩薩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供養的舍利是釋迦牟尼佛真身。棺槨與和田玉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元素,這也能說明佛教供奉形式在中國的本土化。

大唐神秘地宮,挖出的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