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在臨沂,一天問案百餘起,臨時撤換縣長

1934年,範築先來臨沂當縣長前,已從馮玉祥部第十三軍少將參贊,轉任韓復榘的第三路軍少將參議,兼任沂水縣縣長。雖長期在軍界任職,但他一直保持著正直清明、愛國愛民的品質。

韓復榘在臨沂,一天問案百餘起,臨時撤換縣長

範築先到臨沂縣,實屬突發事件。一條1933年11月10日的《大公報》消息,可以解釋原委。這條標題《韓視察臨沂,積案太多,縣長撤職》的消息如是說:“(韓復榘)自九日晨七時半,開始問案,約百餘起。午刻集合李佔標旅長訓話。下午一時,繼續問案百數十起。因人民冤案多未決,甚怒。有第六區焦莊吉周兩大戶械鬥,吉將周家殺十六口,經久未判決,將縣長李鳳五撤職,由範築先暫代。已獲兇手五人槍決,並將第六區區長張肇家撤職,押縣府,限一月將兇手帶齊。又查得司法警傳票向人索錢,各責一百棍。”

短短的幾句話,勾勒出臨沂當時的政治生態。範築先的前任縣長李鳳五,昏庸無能,貪汙腐化。公堂之上無是非,衙門犯法無人問。屬員佐吏,三班六房,爭相斂財,公然成風。

緊接著,51歲的範築先順沂河南下,進臨沂接替縣長之職。此時,他已做足功課。“臨沂古稱琅琊,歷代州郡都邑所在,地域遼闊,山河錯綜、鍾靈毓秀,代產偉人,餘心向往者久矣。”在《續修臨沂縣誌》的序言中,他如是表露心跡。“下車後,即閱覽舊志,以資參考。”

“範築先一到臨沂,就從地方誌入手,瞭解歷史。”臨沂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唐士文先生介紹道,“因在軍中練就騎馬,不會騎車,為便於走訪,範築先不顧年齡,棄馬學騎自行車,嚴格要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