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農業發展的基本概況

我國臺灣的休閒農業相對起步較早,上世紀70年代我國臺灣建立了苗栗縣三角湖農業休閒中心,是我國較早的休閒農業區。上世紀80年代,我國大陸的休閒農業才開始起步,發展到現在相繼出現了上百個休閒農業基地和項目,並逐漸由觀光農業旅遊向休閒農業旅遊過渡。90年代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休閒農業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據《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報告(2011年)》報道,截止2011年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超過1500億元,年接待遊客超過7億人次,農家樂達150萬家,規模以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超過2萬家,帶動了2000萬農民受益。各地根據當地的自然景觀、區位優勢、文化資源、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豐富發展內涵,挖掘鄉土文化,引導文化創意,先後形成了農家樂、休閒農莊、休閒農業園區和民俗文化村等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類型和發展模式。

我國現代休閒農業主要具有以下幾點特徵:

第一,從規模來看,休閒農業產業規模逐年壯大。根據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公佈的資料顯示,2012年全國休閒農業接待遊客超過8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規模以上休閒農業園區超過3.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2800萬,佔農村勞動力的6.9%[1]。休閒農業逐步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壯大區域經濟和擴大內需的朝陽產業,成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支柱產業[2]。

第二,從空間分佈上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休閒農業旅遊區:(1)景區邊緣地區型。這主要是依託我國一些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發展起來的附屬產品,是我國最早發展起來的觀光農業旅遊區,因遠離都市客源市場和原有風景名勝區的陰影效應,發展較慢;(2)都市郊區型。主要是為滿足現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擺脫快節奏、過於喧囂繁雜、多汙染的都市環境需求,利用都市郊區相對於城區來說,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地緣和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在近年迅速成長髮展起來的,是目前休閒農業旅遊的主體;(3)老少邊貧地區型。主要是在近年來國家旅遊扶貧政策的指導下陸續發展起來的,由於受交通和區域經濟落後的制約,發展緩慢。

第三,從項目類型來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休閒農業活動:(1)觀光型。這類休閒農業活動主要是以觀賞農村自然田園風光、現代“三高”農業園區、傳統民居和民俗節慶活動為主題,屬於傳統的休閒農業類型;(2)參與型。主要是採摘旅遊、購物旅遊和務農旅遊,尤其是秋季時節,採摘旅遊在都市郊區最為盛行,參加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影響面最廣;(3)度假型。主要是到觀光農園或農家“租農家房,耕農家地,吃農家飯,摘農家菜”,體驗“農家樂”的休閒度假旅遊。

第四,從區域分佈來看,已形成3個休閒農業聚集區:(1)以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省為代表的東部沿海地區,依託人口密集、環境優美、農業生產技術先進、旅遊市場和經濟發達等為優勢,以休閒農業與農業開發、農村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為特點,形成典型的“農旅共生”型休閒農業模式;(2)以山西、河南、安徽、湖南等省為代表的中部地區,以高品位的風景名勝旅遊帶動休閒農業發展;(3)以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等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以稟賦極高的自然風光、燦爛豐富的民族風俗文化資源為支撐,成為全國休閒農業發展的耀眼明珠。

第五,從遊客停留時間和活動空間來看,主要以近程一日遊“城郊型”為主。由於受中小尺度旅遊者空間行為特徵、城市輻射力強度以及目前城郊農村度假條件較差等因素的影響,參與這類旅遊的遊客一般以城市常住地為節點,向周邊地區多次輻節點狀一日遊。

第六,從客源市場來看,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尤其是都市遊客為主,國際遊客少。由於受距離、價格、交通和信息、旅遊地接待能力和知名度等的制約,參與這類旅遊的外地遊客甚少。根據2013年中國統計年鑑數據,2013年國內遊客為23.6億人次,入境遊客僅1.3億人次[3]。

第七,從品牌效應來看,休閒農業品牌效應開始初步凸顯。品牌是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能否打造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休閒農業品牌是休閒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為了促進國內休閒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引導休閒農業從業者重視產品的品牌效應,農業部從2010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十大最有魅力休閒鄉村評選活動,評選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展開,評選結果在相關網站公佈,該活動有利於促進休閒農業經營者品牌意識的提高。目前已形成了成都的“五朵金華”、江西婺源和江蘇興華的油菜花節、北京大興的西瓜節、浙江餘姚的楊梅節、湖南張家界的荷花節、內蒙新疆等地的草原度假、貴州的村寨遊、陝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遼寧莊河的歇馬山莊、上海崇明島的前衛村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1] 數據來源:http://www.gov.cn/gzdt/2013-03/03/content_2343913.htm.

[2] 馬寧. 國內休閒農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業問題研究,2013(12):284.

[3]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3年統計數據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