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模式

一、休閒農場

休閒農場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是指利用鄉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鄉土自然風光,附設小土屋、露營區、烤肉區、戲水區、餐飲、體能鍛鍊區及各種遊息設施等,為遊客提供綜合性休閒場所和服務。據統計,臺灣有 50.0%的休閒農場設置了安全防護設施,60.0%設置了環境保護設施,40.0%設置了文物展示場所。教育解說項目是休閒農場中一項最基本的服務內容,目前臺灣休閒農場中設有教育解說項目的有953家,佔86.5%,為國中小學生提供教學體驗的有703家,佔63.8%[1]。在臺灣己開放利用的休閒農場中已有多家休閒農場以規模大、規劃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於一體而著稱。如宜蘭縣頭城農場、飛牛農場等都屬地處山區,面積較大,景色優美、主題突出而著稱。

二、市民農園

市民農園是指由農民提供農地,讓市民參與耕作的園地。這種示範性的體驗型市民農園,一般是將位於都市或近郊的農地集中規劃為若干小區,分別出租給城市居民,用以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因此,其最大的優點是通過科學合理地對土地進行規劃,使土地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1989 年,臺北市農會積極規劃推動市民農園,並於1990年輔導北投區設立了臺灣第一家市民農園。1994年臺灣農業主管部門通過《發展都市農業光驅計劃》擴大試辦市民農園,到1998年底臺灣就已設置了58處農耕體驗型市民農園。

三、觀光農園

觀光農園是指擁有農業特產的地區,通過規劃建設,使其具有觀光休閒與教育價值。在園區內提供觀光遊客所需的各種服務設施,方便遊客體驗採收農特產品的樂趣,瞭解農特產品生產過程,增加遊客旅遊的時間,滿足遊客娛樂、休閒需求的目的。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集農業生產、農副產品消費和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公園,經營形式多樣,既有果品、茶葉、花卉等專業性農業公園,也有綜合性公園,且後者居多。1983年臺灣實行《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劃》,開展觀光農園的輔導,之後,臺灣陸續出現了各種觀光農園,面積超過10萬公頃,遍佈臺灣14個縣42個鄉鎮。

四、旅遊勝地

旅遊勝地即利用已有的自然景觀、名川勝景,經過規劃設計開發,同時強調配合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活文化,保持原有的自然風味與農村特色,形成具有鄉土觀光特色的旅遊勝地。如介紹民風民俗、農作知識等鄉土特色,讓遊客盡情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其特點是規模大,且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利用生態自然景觀吸引遊客。

五、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即利用產業資源和農場環境進行教育及體驗活動的園地,除了休閒農場、農莊民宿外,生態教育農園也是臺灣休閒農業的一類重要形態,與普通休閒農業有所不同,教育農園還承擔了生態教育的功能。在城市中小學生難以親近大自然的今天,臺灣休閒農業十分注重對中小學生的自然體驗和農業知識教育。目前全臺灣已有數百家生態教育農園,如1990年成立的臺一教育農園,園區設有蝴蝶館、押花生活館、彩色甜椒區等。經過20年的發展,始終堅持“自然體驗”的原則,遊客除了可以觀賞各種花卉景觀外,還可參與花卉教學,親自動手製作押花,此外,園內還為遊客提供關於植物生長過程的解說,並讓遊客親自體驗蔬菜種植。

六、農業公園

農業公園是指根據公園的經營思路,將休閒旅遊場所和農業生產、農副產品消費場所相結合的休閒農業經營方式。農業公園以土地集約經營的方式將農業與休閒旅遊業結合起來,合理規劃開發、利用園內生態自然資源,形成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結合的生態農業公園。目前,除了花卉、果品、水稻、茶葉等專業性的農業公園外,其它大多數農業公園是集各種景觀與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公園,園內一般都經過精心規劃設計,設有景觀區、森林區、草原區、果品區、花卉區、服務區、活動區等。農業公園的面積,根據經營項目及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既有幾十公頃的大型果樹公園,也有迷你型的水稻公園,但大多在0.67—1公頃之間。農業公園的經營方式,既有收取門票的公園,也有政府經營向市民免費開放的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