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編譯/談心

在倫敦北部的一個倉庫裡,不同尺寸大小的地球儀點綴著整個倉庫,新繪製的地圖掛在曬衣繩上,熱帶植物覆蓋的書桌旁,擺滿了各種漿糊碗、畫筆、手工雕刻工具等。

屋子裡的人都在各自的分工階段安靜地工作,他們對世界運轉的原理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可以看出,這裡的氣氛非常集中。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倉庫裡,這一切的中心人物是彼得·貝勒比(Peter Bellerby),他是這家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手工地球儀制造商貝勒比公司(Bellerby And Co.)的創始人。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彼得·貝勒比(Peter Bellerby)

看起來,手工製作地球儀似乎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手藝。

事實上,Bellerby是在十年前無意中才涉入這個行業,始於Bellerby為了給他父親的80歲生日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

這是他的故事。

地理天賦

打從有記憶開始,Bellerby就對地理抱有濃厚的興趣。

孩童時,同伴都喜歡看小說,而小Bellerby卻喜歡呆在父親的書房裡,翻看關於世界、科學和自然的書籍。

在Bellerby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上,他用畫筆程序繪製了一個地球儀,並將它保存下來,設置為電腦桌面背景。儘管Bellerby自己講,從7歲左右,他就對學業沒怎麼上心過,但他高中時的自然地理學科卻表現地很出色。

20世紀90年代中期,Bellerby從大學退學,搬到倫敦生活,29歲前,他一直在一家電視公司從事銷售工作。Bellerby的工作主要是向國際廣播公司授權電視節目。當時,他很喜歡看電視臺發行的自然歷史節目。

在大約8年的時間裡,電視臺的工作使得Bellerby感到漫無目的,他在2001年選擇了離開。

離開電視臺後,Bellerby炒過一段時間的房地產。

後來,他和朋友一起經營了一個涵蓋卡拉OK和酒吧等業務的保齡球館,一直持續了三年。

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為規避風險,Bellerby決定暫擱炒房和保齡球館的業務,不假思索地踏上了橫跨東南亞、北非和歐洲的短期旅程。

遲到的生日禮物

在旅途中,Bellerby一邊享受著意大利的白松露節、希臘的渡輪,一邊開始為父親的80歲生日準備禮物。

Bellerby希望這份禮物是獨一無二的,他厭倦了每年父親生日,他都送給父親襯衫、襪子和領帶。 所以,他尋思著到國外看看,但他旅途經過印度、埃及和摩洛哥等國家,都沒有找到一份稱心的可以送給父親的禮物。

回到倫敦,他還在尋找,他嘗試過在線零售商、博物館、哈羅茲百貨店,以及拍賣會。

“如果你沒有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你就會不停地掙扎。”Bellerby這樣描述他當時選禮物的感受。

Bellerby在百貨店裡尋找禮物時,他看了看地球儀,發現擺賣的地球儀制作得都很粗糙。有些地球儀的地圖銜接處並沒有縫合得恰到好處,甚至出現重疊,使得有的城市或國家模糊不清。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一百多年來,還沒有人能把一個地球儀做得很好,”Bellerby很是納悶。

Bellerby心想,何不送父親一個地球儀,但要送父親一個精緻的地球儀,市面上的製作太粗糙,那就自己手工做。Bellerby琢磨著製作一個地球儀應該也不會花費太多精力,他認為幾個月就能完工,正好可以趕上父親的80歲生日。

事實上,他在兩方面都錯了。他從2008年夏天開始從零學習製作地球儀的精密技術,到最後把一個完整的地球儀呈現給父親時,已是2010年。他一共花了兩年時間,前後投入了15萬美元的資金。

商業雛形

在這項工作之前,Bellerby剛剛翻修了他的房子。但很快,客廳就被他倒騰地面目全非。

製作地球儀,涉及複雜的計算和物理技術。

Bellerby將一個完整的地球儀制作工序分解成幾個主要元素,包括木工、製圖和球體。

“木工很容易,製圖很有趣,但是球體制作簡直是一個‘噩夢’”,貝勒比說道,“我們知道,製作出一個圓形的東西都是很困難的,何況是要製作一個球體。”

Bellerby決定從最難的球體制作開始,每天早上,為了防止製作球體產生的灰塵弄髒天花板,Bellerby會用一塊塑料布將天花板罩上。Bellerby從巴黎進口了一批灰泥,做了一個又一個球體的實驗。

家裡的兩隻貓會時不時地竄進客廳,搞得屋子裡到處都是塵土。Bellerby在每天下午5點收工後,他都要把所有的材料藏在客廳的沙發後面,不停地用吸塵器處理掉客廳的塵土,以恢復一種井然有序的家的樣子。

球體實驗進行到差不多的時候,Bellerby邀請了一位精通代碼的朋友幫他編寫了一個計算機程序,可以把平面地圖與球體完美契合。

如何將平面地圖完美地粘在球體上,需要將地圖切成適合球體的果皮狀,再用特定的膠水一片一片地將地圖粘在球體上。在18個月的時間裡,Bellerby每天都在練習這一道工序。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很快,項目成本開始失控。在短短几個月內,Bellerby購買材料和模具就花費了數萬英鎊。

Bellerby將之前炒房預留的8萬英鎊的銀行存款全部投入了項目。此外,他賣掉了當時住的房子,還有一輛阿斯頓·馬丁跑車,並且在不同的信用卡上欠下了約12萬英鎊的債務。

雖然,Bellerby很愛他的父親,但他不會投入幾十萬英鎊,只是為了製作一個地球儀。

Bellerby決定將他送給父親的生日禮物轉變為一個商業活動。

2010年, 在註冊了貝勒比公司(Bellerby And Co.)後,Bellerby 將他第一個製作成功的地球儀獻給了父親,這份晚到的生日禮物引用了17世紀的地球儀顏色方案,呈黃褐色,直徑接近20英寸。

“所以,這就是你在過去一兩年裡一直在搗鼓的事,”Bellerby 記得父親收到地球儀時,只是冷冷地說了這句話。

然後,Bellerby 的父親把地球儀放在了客廳扶手椅旁邊的茶几上。父親喜歡經常躺在扶手椅看報紙、看電視,或者享用下午茶,而他送給父親的地球儀,就在旁邊。Bellerby 心裡竊喜,父親還是喜歡他送的這份禮物的。

商業化

在Bellerby And Co.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一共只接到3個訂單。到2011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2個,去年則達到了500個的銷售額。

Bellerby And Co.的地球儀大多都是為私人客戶定製的,從學生到好萊塢演員,再到富有的實業家。

通常,一個最小尺寸的地球儀需要三週時間才能完成,最大的則需要六個月或更長時間。

一旦訂單確認,公司就會立馬與客戶溝通製圖工作,包括客戶要求的插圖或其他細節。

木工、畫家和製圖各司其職。

製圖匠人負責用機器打印出地圖,用手工刀將地圖切割成果皮狀,並附上必要的元素。

取決於地球儀的尺寸,接著,畫家們要進行為期一天到四周的詳細設計。

之後,地圖和球體需要密封並塗上清漆,將每個地球儀和配套的支架安裝,這一步由木工完成。

完成後,每一單地球儀會裝入飛行箱,運往不同城市或世界各地的客戶。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定製化是Bellerby And Co.公司區別其它普通地球儀商的最大不同,客戶在Bellerby And Co.公司定製的每一個地球儀好比一件藝術品。

根據客戶的需求,Bellerby And Co.通常會在地圖上進行定製化編輯。

“這意味著,那些可能永遠無法在普通地球儀立足的小鎮和村莊都將會出現在我們的定製地球儀中。”彼得說。

Bellerby And Co.公司曾為上議院議員製作了一個專屬地球儀,球面刻有議員的徽章。

另一個是為一位飛往南極洲的客戶製作的,他堅持地球儀需要包括一條他計劃降落的跑道,Bellerby And Co.公司也都滿足了。

最近,公司推出了一個迄今為止“大得離譜,重得嚇人”的地球儀,直徑50英寸,加上手工製作的底座,重達400多磅,一位德國客戶把它收藏在他的私人博物館裡。

因為涉及專業的技術勞動力,Bellerby And Co.公司製作的地球儀也並不便宜,最小的辦公桌地球儀要1200歐元,最大的達到79000歐元,個性化佔售價的比重比較大。

除了服務個體客戶,Bellerby And Co.公司也會和其他一些公司和機構合作。

在去年,Bellerby And Co.公司參與了盧浮宮的一個項目,利用一個多世紀沒有使用過的原始銅板,製作了一個由88個星座組成的“天球儀”。

預估這個項目將於2019年才能完成。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匠心十年

近十年來,Bellerby一直在堅持創造一個平均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工匠世界。如今,他的客戶遍佈世界各地,從紐約到香港、從東京到西雅圖。

每年,至少有一半的 Bellerby and Co. 客戶,在收到地球儀後會主動發送電子郵件、信件或照片,這讓Bellerby感到驚訝。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買過一件東西后,會給公司回信說‘謝謝你的產品,很可愛’之類的話,”他說。

對Bellerby來說,最讓人興奮的是人們參觀工作室時臉上的表情。

“我對這件事非常興奮,看到其他人也有同樣的興奮感,這真的很有趣。”他說,“這讓我意識到,對我而言,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Bellerby的父親今年早些時候去世了,他是一名海軍建築師,沒有多少商業或藝術經驗。但他總是問起公司的情況,儘管這並不是他最初為兒子設想的人生規劃,他對公司的成功感到高興。

現在的Bellerby仍然會在各地執行一些小型地球儀的業務,但他現在更多地是參與整個公司的運營和管理。

Bellerby and Co.公司的團隊在過去四年裡翻了兩番多,目前有大約20人為Bellerby工作,包括設計師、製圖師、木工、畫家和會計師等。

Bellerby會經常收到數百份學徒申請。通常,一個學徒要經過為期六個月的培訓,只是為了學習製作一個最小尺寸的地球儀。每個新尺寸的地球儀又需要另外三個月左右的訓練,因為每次加權和拉伸紙張的過程都不同。

新學徒會向Bellerby尋求一些製作學習建議,他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

今年,該公司應該會有大約750個地球儀的營業額,預估在2018年淨賺300萬英鎊(接近400萬美元)。

比起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Bellerby更享受匠人的身份,堅持自己的匠心。十年、幾十年,還有不可預知的百年之後,他希望他的這份手藝能一直傳承下去。

韓國中央銀行在全球41個國家的百年以上的傳統老店的統計中,這些百年長青的老店都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且做到極致。

有人,做壽司做一輩子

有人,鍛刀做一輩子

有人,做拉麵做一輩子

......

李宗盛在拍新百倫廣告中,對匠人精神做了一段完整意義上的獨白,他告訴很多急功近利的人:

匠心十年,他用一顆地球儀撬起400萬美元的世界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

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頭入行

三十年寫了不到三百首歌

當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個人有多少天份

跟出什麼樣的作品 並無太大的關聯

天份我還是有的

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

人不能孤獨地活著

之所以有作品是為了溝通

透過作品去告訴人家

心裡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樣子

所在意的 珍惜的

所以 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製作的物件 最珍貴

不能代替的 就只有一個字“人”

人有情懷 有信念 有態度

所以 沒有理所當然

就是要在各種變數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吵雜

匠人的內心 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

面對大自然贈與的素材

我得先成就它 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藝人 往往意味著固執 緩慢 少量 勞作

但是這些背後所隱含的是 專注 技藝 對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們寧願這樣

也必須這樣

也一直這樣

為什麼 我們要保留我們最珍貴的 最引以為傲的

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

我們因此能願意去聽從內心的安排

專注做點東西

至少 對得起光陰歲月

其它的 就留給時間去說吧

——《致匠心》

注:本文原文刊發於entrepreneur,原標題為From $150,000 in Debt to $4 Million in Revenue: How One Man Built a Wildly Successful Globe-Making Busine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