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低水平的基礎教育,卻能支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悟悟空


美國是公立學校基礎教育差,私立學校基礎教育好,公立大學差,私立大學好,這是投入決定的。

美國公立大學是國家撥款,教授沒有什麼壓力,只是公事公辦,只要你能過都讓你過,跟中國大學一樣。

美國私立大學是私人財團投資的,教授都是一流的,不然沒人願花大價錢去讀。

教授為了名聲,選的學生都要有人品,不太在乎學生的成績,在乎學生的悟性,品德,能力,學生的悟性很重要,才能聽的懂教授的課,不然會壞了教授名聲,也壞了學校名聲。

美國公立大學只要成績到,沒劣行就會收,不然會被告。

私立大學不一樣,因為是私人的,有自主招生權力,更看重悟性,能力,品行,是要為私人大財團輸送人才,不得不嚴選,優中選優,更注重人才教育。

私人大學為了賺更多的錢,都不會讓學生輕易過關,都是很苟求的,就為了復讀再收一次費,除非你過於優秀,否則很難畢業。


光芒萬丈34957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首先需要承認,美國的基礎教育,特別是在理科教育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好友每學期授課時都會有學生問我“負負是否得正”、“應該先算括號裡還是括號外的平方”這樣的問題(公立學校)。


震驚之餘,經過了解,知道他們的中學對數學教育並不重視。對於數學作業而言,大部分公立學校老師不強制批改,相比於國內小學初中的數學作業量,國外公立中學的孩子的確有一個輕鬆的童年。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下圖),在有73個國家參與的測試中,美國高中生的數學成績只排名到了40位,並且分數還呈下降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在基礎教育坍塌的情況下,為什麼美國還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1. 需要說明,美國仍然有一定數量的精英中學,這些中學的畢業生素質極高,通常能去美國的頂尖高校繼續深造。例如,我曾遇到過幾個畢業於美國知名高中的學生。在他們大二大三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到研究生階段才能學習到的技能,已經能獨立撰寫學術論文。這樣的美國學生一般都會選擇讀博,為美國的高等教育貢獻力量
  2. 美國從全球吸引優秀的學生和教授。我在另一篇回答裡提到過,在美國讀博,生活待遇會比國內的待遇好很多。例如工科專業,在美國通常會有兩千到三千美金不等的工資。只要被錄取,並且在讀期間完成各種學術考核,就不需要為生活擔憂,還可以拿著獎學金到各地去旅遊。
  3. 下圖為康奈爾博士生工資的情況。可以看到,博士生一年的收入(含暑假)可以超過三萬美金,平均一個月超過兩千五。雖然達不到中產,但是比國內的待遇要好很多了。
    此外,目前國內清華北大等高校學生在允許的條件下,也會選擇出國深造。不管他們未來發展如何,美國的確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高知湧入。



此外,如果專業是法商醫等熱門專業,入門級的助理教授年薪便可輕鬆超過10萬(15-20萬的也不在少數,取決於學校)。對於非熱門專業,通常年薪在6-10萬,也能保證中產。考慮到美金的購買力,這樣的收入還是具有吸引力的。


另外在美國作教授,雖然不能說沒有辦公室政治,但重大事宜(如晉升),都需要校內外的同行共同投票。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了個別領導可能存在的偏見,保證公平性,也提高了教授的積極性,而且也沒有像國內多名教授同時競爭有限“晉升名額”的情況。

綜上所述,美國的精英教育仍然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另外呢,從全世界吸引人才,也是美國幾十年來的政策。相當多的系科,特別是理工類專業,外國教授和學生已經超過了美國本地人。但是,他們的貢獻,都留在了美國。


這才是美國


這是一個錯覺

美國基礎教育低水平,然而卻能支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這是大家的錯覺。美國基礎教育是面向全美國所有適齡學生的,也就相當於國內的公立學校。相較於國內的應試教育,美國在教育方面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你可以通過良好的成績進入大學深造,還可以參加職業教育直接學習一門技術可以就業,相對來說比較寬鬆,注重個性化教育,不可能把畫家培養成工人的,並沒有像國內一樣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像大學生工廠一樣標準生產。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在公立學校上學,家庭經濟好一些的都去了私立學校或者貴族學校上學,這剛好與國內相反。

美國精英教育還是做得相當牛的

貴族學校可沒有這麼輕鬆,在貴族學校學生學習壓力非常大,一是作業量比較多,閱讀量非常大,難度不比國內小。之前就有學生到美國私立學校去上學,直呼傷不起;一直以為國外數學簡單,其實在私立學校,想申請一個好的大學必須要有過硬的數學功底。當然美國公立學校是給不了的。這裡的學生,跟中國一樣,放學就往補習班跑,提升成績的意願也是相當強烈的。高二時就學習大學裡的微積分課程,相比於國內,難度也不小。想申請去頂尖大學,不吃點苦可不行。

學術獨立

美國的大學可以做到學術獨立,管理者也是學術上的權威,面對世界各方面的大佬,美國的大學都是以擁抱的姿態歡迎,而且學術方面相對自由,這樣就給了很多科學家們很多發揮的空間。同時,世界各國的人才,美國高校都是歡迎的態度,各類獎學金制度,都吸引著人才往美國聚集。而國內隨便一個院長都是有行政級別的,很多時候是外行管內行,國內的教授們忙於發論文,數量已經超越美國。成果呢?你懂的。


學霸數學


只有好進不好出的大學,學生才有壓力,才能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只有認能力和結果的社會,才能讓專業人才努力工作,學歷社會永遠只能陪養混混。


用戶60127645787


美國基礎教育的水平到底有多“低”?大家都喜歡說美國人數學差,這是真的嗎?

平均水平可能跟我國比確實挺差的,但是美國最精英的那一撮人非常地厲害。舉個例子,在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裡,有不少國際數學奧賽獎牌獲得者,也有小小年紀就編程設計軟件然後創業的天才。但是跟他們坐在同一個教室裡的,可能有連分子分母約分、或者方程式移項這些簡單操作都很不熟練的同學。為什麼這些人也能進頂尖的大學?可能因為他們有別的方面的才華,比如寫作、藝術、體育等等。美國的高等教育在招生的時候並不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數學都非常好,而是儘量錄取各不一樣的人,增加多元性。

當我們說美國基礎教育水平低的時候,我們是指教學大綱對所有人的要求相比起我國沒有那麼高。大部分人懂得加減乘除和基本閱讀寫作可能就能從一個普通公立高中順利畢業。但是,那些有野心有能力的聰明孩子,可以選擇“深造”,在高中時就選修AP(大學預修課程),能在很早就學到很高階的內容。也就是說,美國的教育系統給大家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如果你有這熱情,這個系統支持你走得更遠。而如果你不熱衷於學術,也沒關係,知道些簡單的就行,然後這個系統也會鼓勵你去嘗試別的事物。

正是有這樣比較自由的設置,所以我們才會見到大部分美國人兩位數加減都算不清楚,但是這個國家卻靠著一小撮極富熱情的人撐起了世界一流的科研。

不過,最近十年來, 眼看著美國中小學生在國際的標準統考中落後(比如2015年在PISA全球考試中美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只排到了第40位),許多決策者想要推行統一的教學大綱(common core),但是這遭到了不小的反對。有人認為這違反了民主的精神,應該讓各個學校自己決定應該教什麼。但是,民主選舉制對選民的素質要求很高,若是公民邏輯和分析能力弱,便更難做出理性的決定。這兩派力量就如黨爭一般,將立法者劫持在中間,使教育改革困難重重。


記者王冠


其實很簡單,人家國家很殘酷,只希望把好的教育資源給那些天才而不是努力的天才。我們出產最多的是那些努力的天才,很多有天分的孩子考不過那些努力的天才而被埋沒。說實話,頂尖的科學家真不是光努力就可以的。


火花ss34


憑什麼說人家水平低?人家只是學得不那麼難而已。國內教育把微積分都放到中學,勢必中學內容向小學擠壓,上個幼兒園還要面試,不是我們作繭自縛嗎?有關專家該好好反省一下我們的教育體系和方法了。


傑夫715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非三言兩語能回答清楚。談起美國的基礎教育是低水平,這要牽涉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和誰比較?當然是和中國的基礎教育了。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力,基礎知識非常紮實,尤其是數學教學,很超前。不是個別的學生,而是整體的學科知識比較紮實。

但是,紮實的基礎教育未必能培養出多少拔尖創新人才。這是一個長期困擾中國教育的矛盾,所以才有錢學森之問。我們的基礎教育是以應試為導向的,記得以前有奧數金牌得主,但她最終填報的專業是中文,她沒有選擇數學,也沒有將來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打算。所謂奧數,是為了進入一流大學的門票。

而美國的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不是斷裂的,不需要通過專門的考試就可以申請讀大學。主要是以興趣為主導,尤其是美國排名很靠前的大學。 我的意思不是說,美國的大學都很牛,培養的學生都具有很高的素養。最少美國200多年形成的教育傳統,不是以應試為主導。


編外教育參謀


美國好的基礎教育水平很高!當然平均水平世界中等而已……

美國人總結,美國的基礎教育水平:10%世界頂尖,10%世界一流,10%一般般、50%野雞學校、20%二流子聚集地!

美國人享受什麼檔次的基礎教育,需要看你:父母的社會地位、住宅多少價值、交了多少房產稅、能交多少學費……

私立中小學當然學費高,公立中小學的運營費用不是國家統一拔款的,大部分來源於校區的房產稅!所以美國學區房也是高價……而且每年交高額房產稅!


新晴辛靜


胡說八道,美國有一大批私立高水平教育,公立水平較低,只要私立學校畢業的就可以做好高科技,還有一大批全世界各國的精英為美國出力,包括一大批中國精英,清華一一北大每年多少人出國留學,為美國出力幹活,不回來了,小編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