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讓遊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踐行“兩個絕對” 共建幸福大通

時政 | 民生 | 熱點| 民俗 | 文化 | 新聞 | 旅遊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解放路的生烤羊排、後子河的羊雜碎、老城關的“螞蟻上樹”、東峽地區的“蕁麻口袋”、農家院裡各種飯菜……提起大通美食,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能說上幾個自己心中最好吃的美味,這些舌尖美食都成了大通的“形象”代言人,凸顯著大通的獨特魅力!

美食美味一:雜碎湯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西寧的雜碎哪兒最好吃?人們首先會想到大通縣後子河。後子河清真餐飲區的雜碎、肚絲湯,以其精到的烹調技藝和芳醇口味香飄國內外,已成為大通美食的一個品牌。

美食美味二:背口袋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土族風味、特色名吃,俗稱“哈力海”,是一種蕁麻捲餅,大通縣東峽地區的“蕁麻口袋”最為有名。食用時先折起下段,後吸一口餅內伴湯再吃餅子,一邊吸一邊吃。吃罷後再來上一碗蕁麻拌湯,泡上幾片薄餅食之,回味無窮,充滿農家鄉土風味。

美食美味三:青稞面搓魚兒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青稞面搓魚兒是大通地方風味麵食,因將面搓成小魚的形狀而得名。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是青稞麵粉,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吃法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是很受喜愛的特色麵食。

美食美味四:螞蟻上樹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螞蟻上樹是大通地區大眾特色菜,不少遊客享受完親近自然的感覺後,都會去農家樂坐下來點上一盤螞蟻上樹,來結束這場圓滿的旅行。形似螞蟻的肉沫爬上粉條,白紅相間,粉條滑爽,酥香微辣,鮮美可口。

美食美味五:麥索兒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麥索兒是大通縣當地季節性小吃。把半青不黃的青稞穗頭折下紮成小把,放到鍋裡煮熟,在簸箕內揉搓脫粒,簸去外皮,用手磨磨成寸絲狀,裝進碗裡,放入蔥、香菜、鹽等佐料,澆上燒熟的菜籽油拌勻即可。還有一種吃法是喝麥索兒拌湯,味道也十分鮮美。麥索兒原為青黃不接時度荒的食品,現在成為人們嚐鮮的風味小吃。

美食美味六:油花兒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油花兒即青稞面花捲。它是將充分發酵的青稞面或雜合面分層捲進菜籽油或胡麻油,撒上香豆粉、紅花等,疊卷一體,再切成節,放入蒸籠,蒸熟即成。也有不加油和香豆紅花的素面油花。還有一種“黑油油花”,也是用青稞面做成,將亞麻仁(胡麻籽)微炒後搗碎,搽在青稞面上做成花捲。

美食美味七:洋芋津津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洋芋津津是大通地區特色小吃。先將大個兒洋芋洗淨去皮後,用鐵鑔子磨成糊,然後放上少量麵粉,攪勻待用。準備好平底鋁鍋燒熱抹上少許菜籽油,再將洋芋糊均勻抹至鍋底,烙至金黃後即可取出。食用時,先切成兩指寬的長條,抓到碟子後,調上油潑辣子、熗蒜泥、陳醋,配上黃瓜絲等涼菜口味更佳。

美食美味八:烤羊肉串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烤羊肉串是用新鮮的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穿在鐵扦子上,浸蘸醬油、精鹽、姜粉、辣椒粉、花椒粉、八角粉等佐料配製的調味液,放到特製的長方形烤爐上用火焙烤,並不斷翻動,隨時刷抹調味液,烤到表面脆黃,肉質熟透,香味濃烈時即可食用。烤好的羊肉,肉嫩味香。烤羊肉味美爽口,營養豐富,備受食客青睞。

美食美味九:狗澆尿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狗澆尿是大通地區流行的一種麵食,一種用青油烙的薄餅。將小麥面和好揉勻、擀開,撒上香豆粉,澆少許青油抹勻,捲成長卷。再順面卷方向探成螺絲狀,切成小段,逐個壓平擀薄。在燒熱的鐵鍋中倒上約半兩青油,將餅放進,沿鍋邊澆上一圈青油,並不停轉動薄餅,使其火色均勻。待餅上了火色,立即翻過來,再沿鍋邊澆一圈青油,邊烙邊用尖嘴小油壺澆上幾圈青油,並不斷轉動餅子,煎熟即可食用。舊時代當地居民廚房灶臺上多使用陶製的小油壺盛放青油,烙餅時,用小油壺沿鍋邊澆油,其狀猶如狗在牆根撒尿,故稱“狗澆尿”。

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大通:让游客品最香的舌尖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